|
(图片来源:新华社) |
中评社北京1月2日电/据大公报评论,现今若在广州街头碰到非洲人,并非是一件值得意外之事。事实上,广州多非洲人早已在全国乃至全球都不是新鲜事。他们来自非洲多个发展中国家,远渡重洋来中国谋求生计或经营生意。内地生产价廉物美的产品,普遍受到非洲发展中国家人民喜爱,而大部分旅居广州的非洲人都是从事贸易业务,甚至构建了一条从广州到非洲的独特通畅链条。
“全球化”在今天来看并非是一个新鲜的辞汇,但在中美贸易战和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重拾多边主义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渐渐成为了全人类共抗时艰的新方向,在此背景下,如何实践“全球化”成为了新的焦点。过去,经济全球化在美元霸权的主导下发展至今,在疫情冲击下,除中国仍坚持经济全球化的道路之外,本土主义、保护主义、民粹主义兴起,导致全球化进入逆流期,成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大阻碍。
中国加入世贸后,经过20年的飞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通过开放市场、发展基建、多边合作等直接、间接方法来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更另行在民间开辟了一条不同的全球化路径,协助、扶持全球发展中国家,壮大他们在世界舞台上的声音。
这些年中国自身经济发展蓬勃,国内市场对小商品的需求已经大幅降低。但是这些小商品制造的整体需求并未减退,这有赖于这些年间以广州作为窗口的这一条链条,把这些商品的市场拓展到了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2017年,东亚经济总量首超北美成为全球最大经济区域。加之疫情以来,亚洲的疫情防控要比欧美西方做得更好,这意味着亚洲势必在疫情结束后更具备迅速恢复、适应后疫情时代的条件。中国作为亚洲最大经济体,更有利于发挥自身优势,增强向心力,带动亚洲周边乃至非洲等受疫情冲击严重的国家及地区,共同走出疫境困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