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历史文化源流|克己奉公 以俭修身
http://www.CRNTT.com   2022-01-14 12:02:17


  中评社北京1月14日电/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报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永葆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关键还得靠我们党自己。在为谁执政、为谁用权、为谁谋利这个根本问题上,我们的头脑要特别清醒、立场要特别坚定。全党同志都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清清白白做人、干乾净净做事,做到克己奉公、以俭修身,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克己奉公”出自史学家范晔编纂的《后汉书》,其中《祭遵传》篇写道:“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意即约束自己的私欲,以公事为重,比喻一个人对己要求严格,一心为公。

  这一典故的主人公祭遵是个极讲原则之人,为官清廉,处事公道,深受汉光武帝刘秀的赏识。他战功卓著,却将自己平时所得赏赐悉数给予士卒部下,“家无私财,身衣韦裤布被,夫人裳不加缘”。临终前,“问以家事,终无所言。任重道远,死而后已”,被范晔赞曰“清名闻于海内,廉白著于当世”。

  “以俭修身”,化用自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这里他叮嘱儿子以俭朴节约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可以看出,在中华传统价值观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只是一种简单的行为方式,更是形成高尚德行的基础。

  “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克己奉公、克勤克俭始终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中华文化是尚群的文化。小到家庭,大到国家、民族,都是群,而群就是公。对于公和私的关系,应以公为先;人和己的关系,应以人为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不仅表达着公权力的生成逻辑和政道指向,也昭示着对为政者本身的德行要求,即坚持克己奉公,用公权力为天下人谋福祉。从舜帝践行“只为苍生不为身”,到韩非子提出“明主之道,必明于公私之分”,到苏轼写下“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无一不是在说明国家兴盛之道,在于政权要以芸芸大众为重心;为官理政之要,是做到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克己奉公、自强勤政。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