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重振全球发展事业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http://www.CRNTT.com   2022-02-04 08:29:18


 
  另一方面,非美主要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经济体应根据本国市场状况,采取与预期相协调的货币政策,对冲负面外溢效应。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断完善,外贸创汇资金宽裕,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期间中国的资金流入相对有限,因此,美联储政策转向对中国资本跨境流出的冲击较弱。相较而言,面对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的负面外溢效应,新兴市场经济体首当其冲。新兴市场经济体可以在美联储加息预期下提前进入加息周期,不仅可以遏制此前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的外溢通胀,而且能够缓解美联储此后政策变动引起的资本流出压力。此外,主要经济体在财政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和对外经济政策等宏观政策上也应加强协调合作,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复苏。

  推进全球发展倡议

  时代之变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南北差距、复苏分化、发展断层、百姓生计等问题更加突出,全球发展进程遭受严重冲击。发展是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应共同推进全球发展倡议落地。全球发展倡议的核心理念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促进发展、保障民生置于全球宏观政策的突出位置。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是跨越发展鸿沟的制胜法宝。只有以人民为中心,才能在做大“蛋糕”的同时,通过合理的分配制度将“蛋糕”分好。

  中国不仅是全球发展倡议的提出者,更是全球发展倡议的有力推进者。2020年,中国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正增长,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1%,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5%左右。中国在全球发展倡议的框架下,面向发达国家和更多发展中国家,根据各国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最为关切的问题,因国制宜建立跨地区合作机制,确定重点务实合作的领域。全球发展倡议是向全世界开放的公共产品,呼应了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应不断推进并落地,为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注入新动力。

  疫情全球蔓延加剧了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复杂性。中国应当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的经济优势带动国际市场复苏,有机整合各种双边和多边规则,形成多元包容、兼容适配的经济合作体系,坚决维护多边主义的国际关系,以更高层次的开放型世界经济筑牢人类命运共同体。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陈梅婷 蓝嘉俊 (作者单位分别为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