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工业经济持续恢复
http://www.CRNTT.com   2022-02-05 09:20:53


 
  工业品价格上涨势头受到初步遏制

  文章称,中国积极应对煤炭、钢铁等能源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的压力,通过释放产能增加供给、投放储备平抑价格等政策“组合拳”的落地,工业品价格持续上涨势头得到初步遏制。2021年四季度各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分别上涨2.5%、持平和下跌1.2%;同比分别上涨13.5%、12.9%和10.3%。从构成看,生产资料出厂价格环比由上涨转为下跌,生活资料出厂价格环比由温和上涨转为持平。四季度各月生产资料出厂价格环比分别上涨3.3%、下跌0.1%和下跌1.6%。

  分行业看,在保供稳价政策作用下,煤炭供应增加,社会库存回升,煤炭价格逐步回落,10月至12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出厂价格环比分别上涨20.1%、下跌4.9%和下跌8.3%。随着煤炭价格回落以及基建地产等需求端增长的走弱,钢铁、有色金属价格不同程度回落,10月至12月,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品出厂价格环比分别上涨3.5%、下跌4.8%和下跌4.4%,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环比分别上涨3.6%、下跌1.2%和下跌1.4%。国际油价四季度呈先跌后涨高位震荡态势,国内成品油价格涨幅回落,相关化工产品价格随之回落。10月至12月,石油加工业产品出厂价格环比分别上涨7.3%、上涨1.7%和下跌6.3%。全球芯片供应紧张态势有所缓解,中国电子、汽车行业产品价格不同程度回落。10月至12月,汽车制造业产品出厂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1%、上涨0.2%和下跌0.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品出厂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1%、下跌0.2%和下跌0.3%。在国内经济稳定恢复的背景下,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措施加码有效促进工业企业利润快速增长。1月至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8.0%,比1月至9月回落6.7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8.9%,比1月至9月的两年平均增速微升0.1个百分点,高于疫情前2019年同期水平。

  2021年,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2个行业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8个行业下降,1个行业由盈转亏。其中,价格高位运行的煤炭、石化、钢铁、有色等能源原材料行业利润仍呈快速增长态势。数据显示,1月至11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2倍,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长3.9倍,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0倍,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0倍,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5倍。上述能源原材料行业利润总额两年平均增速均在30%以上。医药、IT设备制造业的营业利润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38.2%和22.5%,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总体增长水平。

  四季度工业企业销售利润率为7.0%,比上年同期上升0.9个百分点,仍处相对较高水平。在中经产业景气指数重点监测的11个行业中,煤炭、医药等行业销售利润率相对较高,分别为23.5%和20.2%;化工、石油、非金属矿物制品等行业也超过工业整体水平,分别为9.8%、8.7%、8.6%;服装、钢铁和电力等行业销售利润率偏低,分别为4.9%、4.5%和3.4%。

  政策发力注入发展新动能

  文章表示,2022年,中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注重效能提升,中央预算内投资下达进度以及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节奏有望进一步加快。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灵活适度,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力度有望加码;同时进一步合理释放流动性,1月17日央行公布降低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的中标利率10个基点,有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政策不断发力有助于改善企业预期,撬动社会资本,为工业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随着保供稳价、助企纾困等政策落地,上游能源原材料价格涨幅回落,企业盈利状况好转,工业订货状况有所改善。2021年10月至1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中的新订单指数分别为48.8%、49.4%和49.7%,连续2个月回升。海外需求方面,奥密克戎毒株对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带来冲击,中国出口补缺口效应有所增强。11月至1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中的新出口订单指数分别为48.5%和48.1%,高于8月至10月期间水平。同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实施,将为中国外贸企业发展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

  “两新一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和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加速推进、传统产业加速向绿色低碳化转型,企业投资空间进一步拓宽。2021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4.5万亿元,同比增长4.9%。其中,高技术产业领域和民生补短板领域仍是市场投资热点。2021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和社会领域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7.1%和10.7%,比全部投资增速分别高12.2个和5.8个百分点。随着投资信心回升,工业投资意愿持续改善。2021年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1.4%,两年平均增速自8月以来连续5个月保持上升态势。新能源、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投资意愿更为强劲。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等高端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速保持在20%以上。

  虽然工业经济呈持续恢复态势,但也要看到,奥密克戎毒株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对世界经济复苏、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带来影响;石油、天然气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冲击世界经济,以美国为首的主要国家央行对货币政策采取收紧态度,市场担忧情绪上升。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预计全球经济增长将显着放缓,从2021年的5.5%降至2022年的4.1%。严峻的国际环境给中国经济造成较大下行压力。

  总体来看,中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在全球表现突出,为工业企业充分发挥产业体系完整、配套能力完备的优势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工业经济应进一步巩固和夯实发展,精准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卡点,稳定能源、原材料等重要产品供应;加快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和生态主导型企业,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推动制造业延链强链补链;深入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加快构建数字化转型服务体系,推动数字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以数字化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