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北京冬奥会 这样实现用雪自由
http://www.CRNTT.com   2022-02-11 09:30:30


 

  相比物理特性更为多变的天然雪,人工造雪可控性更高。人造雪经过挤压、平整、注水后,更容易被制成可供比赛的雪道。

  张海洋举例说,比如崇礼万龙滑雪场的U型槽场地,根据冬奥会比赛要求,其雪槽的长度要达到150至170米,宽度要达到19至22米,深度则要到6.7米、坡度要达到17至18度。要想塑造出这样一个场地,不仅需要大量的雪,而且为了精准的坡度,还要控制好雪的湿度。“场地工作人员会检测雪的含水量,只有将含水量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才可保证在一定的温度下,U型槽场地能一直保持这个形状、不产生形变。”张海洋说。

  此外,冬奥会在短时间内的耗雪量较大,光靠老天爷“赏饭吃”显然不靠谱。

  在1980年举行的美国普莱西德湖冬奥会上,人造雪第一次出现在了冬奥会场地,就是因为这年冬季,普莱西德湖雪量少的缘故。

  国际雪联文件《2022年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和单板滑雪场地设计要求》指出,滑雪障碍追逐赛道需保证约71500立方米的雪量,当这一数字加上融化系数后,将达到107200立方米。即使是面积较小的大跳台赛道,也需维持至少11000立方米雪量。

  张海洋说,这么大的用雪量,单靠运输,成本实在太高。若靠自然下雪,需要连续不间断地下几十天的大雪。而且滑雪场地每天都需要塑型维护,也需要大量的储备雪,因此一定要人造雪来帮忙。

  人造雪用料有两大要求

  “造这么多的人造雪需要大量时间,因此本届冬奥会为了保障赛事用雪,很多冬奥滑雪场从2021年11月底就开始进行人工造雪,造雪时间持续到2022年1月。”张海洋说,人工造雪的重要工具就是造雪机,它可以模仿天然降雪的过程,将水变成雪,但和天然成雪过程有所区别。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