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经济日报:警惕国际油价飙涨风险
http://www.CRNTT.com   2022-02-17 10:18:21


 

  我国石油消费途径主要包括两个:约三分之二用于交通运输燃料,其余三分之一为工业生产原料。当前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为73%,意味着如果能在交通领域实现无油化,即可实现石油自给。要让交通领域脱碳,最廉价、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其电气化并确保电力来自零碳一次能源,同时在重型交通工具领域推广氢能和生物质燃料。据最新研究,如实行有效石油消费总量控制,我国石油消费可在2025年实现达峰,2050年完全实行自给。

  当然,去油化并不意味着要在短期内“一刀切”。对于能源转型,很多人误认为清洁能源将很快取代化石能源,实际上这将是一个长达30年至50年甚至更长的过程。即使世界实现碳中和,也并不意味着化石燃料的终结,尤其是原料用能还离不开油气资源的保障。国际能源署此前预测,如果世界在205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其天然气和石油的使用量仍将相当于现在的近一半和大约四分之一。在去油化过程中,我国仍要注重煤炭和天然气利用,尤其是天然气作为较为清洁的过渡能源,增产潜力巨大,对外依存度相对原油较小。且我国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很好的勘探开发前景。如果给予合理引导开发,有望缓解我国优质化石能源资源相对不足的局面。

  在国内资源有限、供需缺口不断增大的形势下,进一步丰富进口来源。多元化海外油气资源获取方式,是提高我国油气供应保障度的战略选择。在两次石油危机后,主要石油消费国都认识到过度依赖单一地区资源的风险,积极实施多元化的石油获取战略。中亚、俄罗斯地区油气资源距离我国相对较近,且与我国政治关系友好,具有地缘优势,未来应重点加强与该区域国家的油气开发合作,同时加强海外能源资源运输渠道的多元化建设。此外,应注重油气资源进口贸易方式的多样性,增加长期供应合同占比,积极利用期货贸易方式,规避价格波动风险,增强对全球石油价格影响力。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