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透视德国海外军事行动
http://www.CRNTT.com   2022-02-24 10:21:30


德军舰艇驶入其驻吉布提后勤保障基地码头。资料图片
  中评社北京2月24日电/2月14日,一架载有70名德军的飞机降落在立陶宛卡尔梅拉瓦。这是乌克兰局势持续紧张之际第一批抵达立陶宛的德军部队。此前,德国宣布将派出350名德军增援驻扎在立陶宛卢克拉军事基地的一个北约战斗群。这将使驻扎在当地的德军增加到约900人。

  据德国官方公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12月,德国以“国际反恐与强制和平”为名在热点地区设立的军事基地有7处仍在运作,年内共接纳德军3000多人次。此外,德国还以培训、交流等名义在美国、法国、英国等盟国设有多个军事基地,海外军事行动和海外基地数量不断增加。

  谨慎有加逐步实现转型

  德国联邦国防军于1955年建军。冷战结束后,重归统一的德国从东西方对峙的“前线国家”,变成被友邦环绕的“欧洲中心”,直接性的大规模入侵威胁基本消失。同时,被冷战掩盖的民族与宗教矛盾不断抬头,地区性危机、恐怖袭击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新威胁纷纷浮现。

  然而,鉴于“世界大战发动者和战败国”的敏感身份,德国在军队走出国门的问题上一直谨慎有加。按照联邦德国《基本法》的规定,德国武装力量只能执行国土防卫及参与北约集体防卫任务。1994年7月,德国联邦宪法法院认定,法律意义上的“防卫”也包含“制止国际纷争及危机、维护和平等行动”。此后,“有法可依”的德军才陆续参与了联合国和北约在波黑、柬埔寨、伊拉克、南联盟等国的多边军事行动,但主要执行护卫、培训、侦察、后勤等非作战任务,而且也并未建立自己的军事基地。

  2001年11月,阿富汗战争大规模战事告终后,德国派出近4000名德军加入新组建的北约国际安全援助部队,进驻阿北部重镇马扎里沙里夫的马尔马尔基地。此后20年间,该基地接纳了累计近16万人次的德军。以此为标志,德军首开设立海外基地之先河,实现了从“本土防御型”向“对外干预型”武装力量的转型。

  安全形势发展带来变化

  对于纳粹德国发动侵略的历史和犯下的暴行,德国战后历届领导人都明确承认,并对其后果“全面承担责任”。从持续赔偿大屠杀受害者,到为受害者群体建立纪念地;从立法严禁宣扬纳粹,到教育下一代与纳粹意识形态做斗争……德国对历史的深刻清算与反省赢得了许多国家的原谅。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