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 
中评论坛:台日关系的现状与趋势
http://www.CRNTT.com   2022-04-01 00:10:32


 
  可见,美日不约而同提出“经济安保构想”及其核心内容的“供应链韧性”,究其安全保障既往都是以“防卫力建设”为重心,而美日此次都将安全保障与经济联结一起,主因还是在于对中国在尖端技术领域影响力增大的戒备与遏制。在全球化的当下,供应链的据点布局当会遵循经济法则,就是“全球最佳经营模式”,企业当然会选在物美价廉的地方进行生产,而供应到价格较高的市场,所以近年来中国俨然已成为首选的“世界的工厂,也是世界的市场”。如今受到“美中博弈”的白热化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美日同盟在“经济安保及战略竞争”的前提下,刻正联袂调整供应链结构,加强半导体及电信等本土研发能量,并积极强化与印太可信赖伙伴的结盟及信赖关系,俾利产业链的重新分工,使其能更广泛地与中国脱钩;进而以“外交安保及军事安保”为基础,再加上“经济安保”以“三位一体”的结盟力量,高压遏制中国的竞争与威胁。而在美日相继提出“经济安全保障构想”中的“供应链韧性”的推波助澜下,在去中国化的“转单效应”下,具有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台湾科技产业当然成为美日经济安全保障政策下的关键要角。

  台日关系缺乏制度化的法源保障

  2021年4月美日峰会,双方事后发布联合声明提到:“强调台湾海峡和平稳定的重要性,并鼓励和平解决两岸议题”,充分表达对台湾安全的重视,也从那时候开始,从美日同盟的紧密,到联合欧亚盟友进行以围堵中国为目标的军演,其目的主在维护印太区域的既有安全及利益,当然最重要的是台日的安全,有如美日同盟中的最具代表性的“东方之盾”军演,在2021年的联合军演中所代表的意涵,不仅是为了防卫日本的国土安全与东北亚的区域安全,防范朝鲜的飞弹与军事威胁,更重要的是要以中国为假想敌,应对中国在东亚海域的强势作为,并提高离岛防御能力,以防范中国对东海、钓鱼岛等区域的军事行动,进一步落实“周边事态的处置”到“重要影响事态”的“台海有事”之应急作战能力,就是在凸显“遏制中国,保护台湾”,并可视为一个军事方面的很大转变;另外从科技产业面来看,台美日的经济安保部分的核心就是半导体供应链,从台积电去年受邀分赴美国亚利桑纳州及日本熊本投资设厂,此乃大势所趋,因为在半导体供应链上,美国提供资金与技术,日本提供材料,台湾则有强大先进制程产能,所以也让台日关系更加密切。

  但从历史因素及现实角度来看,台日关系自然不如台美关系,因为战后72年来,台湾不管是安全防卫,还是民主法治,或是产业升级等方面都是美国在主导;此外,台美之间有“台湾关系法”,而台日关系却碍于没有类同台美般的制度化法源作为关系的基础,彼此的互动祇能仰赖美国的授意、台日高层的善意及民间的情谊,关系上自然无法进一步深化与紧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