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3月3日电/据北京日报报道,一套《北京中轴线文化游典》,煌煌十六册,令人欣喜又兴奋,于我而言,更是熟悉中又有新奇之感。
我的籍贯不是北京。虽然生于北京,那时报户籍还是按规矩填原籍。我自幼至今基本生活在中轴线一侧的南池子金钩胡同、鼓楼前马厂胡同,上幼儿园即在中山公园内的北京市第三幼儿园,北海、景山、什刹海等是我从少年至今仍在盘桓的胜地,对中轴线两侧的景物亲切而熟悉。
《北京中轴线文化游典》,分《营城》《建筑》《红迹》《胡同》《园林》《庙宇》《古狮》《碑刻》《商街》《美食》《技艺》《戏曲》《名人》《美文》《译笔》《传说》,宏观洋洋洒洒,分类细致入微,使我对于自认为熟悉的中轴线风物景胜、文化印迹,又有了些许陌生之感,有我并不完全知悉的知识。古人说“一事不知,士之耻也”,中轴线博大厚重的文化积淀真是一本读不尽的百科全书,令人望之弥深,令人读之兴叹!
这套书的出版意义,李建平先生的总序已精辟扼要阐述,对读者自有提纲挈领之大义,我自不再赘言。建平先生是专家,在政协委员调研视察、文史学会的活动中,我常聆听他的发言,受益匪浅。对中轴线申遗,政协也曾组织委员视察腾退、修复的景山寿皇殿、大高玄殿、鼓楼、钟楼等处,与他并行,总会有所收获,所以读了他的总序,是有亲切之感的。
《营城》着者朱祖希先生,是侯仁之先生高足,对北京史地有极深的研究,其书虽不是专业的学术著作,但却游刃有余地将专业学术分解普及,读来轻松畅快。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盛赞皇城北京是“伟大的总体布局”,他是指以皇家宫殿为中心的中轴线,须知中轴线建筑是典型的皇家文化,对北京有着深远的影响,与士大夫文化、民俗文化截然不同。读《营城》,自会对巨匠神工的中轴线一目了然,其深入浅出的功力,使读者能得到正确的知识领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