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2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http://www.CRNTT.com   2022-03-08 15:50:15


  中评社北京3月8日电/据新华日报报道,在改革开放初期,尽快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尽快缩小与发达经济体的差距,通过对外开放尽快融入国际分工体系,是我们的迫切任务。因此,衡量物质财富总量的GDP成了最重要的经济指标,高速增长阶段的出现就成为必然。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的新表述,表明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同样是一个新的命题和新的使命。

  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在不同的国家或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标准是存在重大差异的。在资本主义国家,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准,是资本的运行效率和控制力。而在社会主义国家,在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衡量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准,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满足程度。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的满足程度,从供给侧看取决于社会生产力水平高低和经济结构的平衡合理性。而从需求侧看,则取决于其富裕程度及与之相关的购买力。改革开放后,我国生产力取得了快速增长,与之相应,从1978年到2020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71元增长到32189元,增长了187倍,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性跨越。

  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不是平均数意义上的富裕,不是高的基尼系数上的富裕,而是全体人民的富裕。共同富裕应该是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收入结构,即极高收入者和极低收入者都是社会的较少人群,中等收入者占社会的极大比重,比如80%或更多。而在目前,尽管已经脱离绝对意义上的贫困,我国中等收入者仅仅占全部人群的30%左右,60%左右的人群是中低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因此,从富裕到共同富裕是我们面对的一个历史性任务。

  共同富裕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目标意义上共同富裕的标准,在今后的探索中会更加明确。当前我们应该特别关注的是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一项长期任务,高质量发展显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强大动力和现实途径。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