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3月9日电/据中国能源报,作为我国地质勘探行业的“共和国长子”,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以下简称“总局”)成立69年来,致力于打造国家地质勘探野战军、生态建设先行军、应急救援主力军,在服务国家战略,保障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面向未来,这家老牌地勘企业焕发出青春的活力,奔跑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拼搏之路上,又将如何跑出新优势?有哪些秘诀?记者就此专访了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党委书记、局长赵平。
保障能源资源安全担重任
中国能源报:作为我国地勘行业“共和国长子”,总局充分发挥地质工作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在服务国家战略,做好能源矿产保障、化工矿产保障、生态环境保障、矿山应急救援等方面作出了哪些重要贡献?
赵平:总局自诞生之日起,便肩负着保障国民经济命脉的重任,紧紧围绕国家发展战略,保障能源资源安全,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守护绿水青山。
能源矿产保障方面,总局致力寻找煤炭、煤系气、地热等能源矿产,先后完成4次全国煤炭资源预测,预测我国2000米以浅煤炭资源量5.86万亿吨,建立了绿色煤炭资源综合评价技术体系,科学评价我国162个国家规划矿区煤炭清洁利用开发前景。累计探明煤炭资源储量1.4万亿吨,占我国探明煤炭资源储量的90%以上。为神东、陕北、蒙东、两淮等14个国家大型煤炭基地以及大同、东胜、平顶山等45个规划矿区的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保障了国家主体能源安全。
完成全国首轮煤层气资源评价,评价资源量35万亿立方米;创新提出陆域天然气水合物成矿理论和评价技术,在青海木里成功钻取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建立煤盆地多能源矿产、“三稀”矿产多位一体的协同勘查理论,填补国内外空白。
化工矿产保障方面,累计探明磷、硫、钾等化工矿产及萤石、油砂、硼等其他矿产共20多种,矿产储量100多亿吨,建成青海格尔木钾矿、云南昆阳磷矿等100多座大中型矿山,为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1/5的人口作出重大贡献。
生态环境保障方面,将地质科学、生态学与环境学相结合,运用地质勘查专业优势,实施生态地质调查、地质灾害防治、矿山环境修复、污水处理、污染场地修复等工程业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生态环境保障,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
创新提出边开采、边治理、边返还的“三边治理模式”;形成了一套系统完整可推广可借鉴的高原高寒地区生态修复关键技术与技术体系,守好筑牢祁连山国家生态安全;以贵州鱼洞河流域环境治理项目为依托,通过“源头+末端”的综合治理方法,在国内首创形成一套系统的西南喀斯特地区水环境治理模式,成为国内水环境污染治理的样板工程。
矿山应急救援方面,结合矿山灾害事故具体灾情及地形、地质和构造特征,构建了一套涵盖救援钻孔准确定位技术、快速钻进技术、定向钻进技术、大孔径救援孔钻进技术等为主的“五大关键技术”和“十二项工艺”在内的完整钻孔救援技术体系。
服务国内的同时,总局坚持走向国际,积极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在4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对外投资、工程建设、技术服务等多项国际化经营工作,在矿权投资运作、矿业开发服务、基础工程建设及地理信息服务等板块业务取得较好业绩,为推动项目所在国家(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城市设施发展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