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人世间》:深沉而悲悯的平民史诗
http://www.CRNTT.com   2022-03-11 15:04:59


 

  再次,它对复杂人性进行了深入挖掘和真实表现。作为一部现实主义力作,《人世间》客观真实地描摹了广阔而丰富的现实社会图景,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恩格斯语),在揭示人性的复杂性和人物性格的多面性方面,更是作出了极大努力。统观全剧出场的上百个人物,几乎找不出一个真正的坏人,即便是“杀人犯”涂志强、“强奸犯”骆士宾、“流氓团伙头目”水自流、“贪官”龚维则和姚立松这类形象,也没有像我们惯常看到的影视剧中那样被盖上“反面人物”的印戳,其实“坏人”也有善良的一面,也有温情的时刻。反观“正面人物”,也不一定都是正大无私、光明磊落的,这一点从对郝省长、金月姬、周蓉、冯化成等人物的描写中可见一斑。该剧塑造人物的这种方式,使得剧中形象大都比较立体丰满,更加真实而有深度,表现出创作者对社会人生的细致观察和深入思索,体现了真正的现实主义精神。

  最后,它展现了深沉博大的悲悯情怀。古今中外许多作家都说过相似的话:悲悯情怀是文学存在的理由。伟大的文学艺术家对人生苦难有一种己溺己饥之感,对世间生命怀有深切的同情、悲悯和博大深沉的爱。这种悲悯情怀在文艺作品中最直接、最显着的体现,是对底层小人物命运的关怀。在《人世间》中,周家三兄妹中最“没出息”且两次入狱的周秉昆、生活极端困难又惨遭强奸生子的郑娟、身患绝症不愿拖累妻儿卧轨自杀的孙赶超,就是这样的小人物,他们的悲惨遭遇令观众一次次扼腕垂泪,甚至有观众意难平到扬言要弃剧。然而,正是在这些被生活虐了一遍又一遍的平凡小人物身上,我们更加强烈地感受到了生命的热力和人性的高贵。世间真正的美好多是长在苦难上的花朵,从某种意义上说,周秉昆们的人生遭际有多么苦难,他们的生命之花就有多么灿烂。悲剧元素的价值正在于此,这是创作者赋予剧中人物的深沉情感和独特意义,这也是艺术的力量,同时千万不要忘记:艺术的真实不等于生活的真实。

  当然,电视剧《人世间》也并非尽善尽美,这里谈几点其创作方面的不足:一是主线与副线的关系处理得不够理想,副线戏码的增加对主线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二是有些情节线不够连贯或缺乏照应,令观众感到突兀甚至有缺失之感;三是对第三代(尤其是周聪)的成长经历交代得过于简略,使得周家三代人构成的三角形近乎失去一角,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四是为了塑造企业家形象而改变了骆士宾的人设,几乎将原着中的“坏人”变成了剧中的“好人”,让很多观众在情感上难以接受;五是部分情节设计不够合理,如作为市长的周秉义为了谈成投资项目,在对方老板的威逼下喝了十大杯白酒(喝一杯酒投资一百万元),结果导致胃病发作住进医院,就不大合乎人之常情、事之常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