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3月11日电/据经济日报报道, 2021年北京市农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结果近日出炉,6位职业农民获评高级职称,3人获评中级职称。农民当上“教授”,一时引发不少关注。
在许多人的刻板印象中,评职称往往是工程师、医生、教师等技术人才、科研人员的“专利”,与农民无关。殊不知,在新农村的现代化实践中,“田秀才”“土专家”数量并不少。他们或是田间地头的“老把式”,或是返乡创业的新青年,经年累月和土地打交道,爱农业、肯钻研、懂技术、敢开拓,是田野里响当当的行家里手。就拿评上高级职称的北京职业农民崔维国来说,从热衷钻研草莓种植技术,到创建专业合作社搞规模化农业,再到发展“采摘经济”带动大伙致富,算得上十里八乡的“农业发展带头人”。这些新型职业农民或许学历不高,也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科研成果,却真正“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职称评定向这一群体敞开大门,是十分必要的肯定,用“农民教授”自己的话说:“出去讲课的时候,更有底气了”。
农虽旧业,其命维新,希望的田野正呼唤更多新型职业农民。一段时间以来,农业生产“后继乏人”、资源环境束缚压力加大、农产品品质难以满足需求等问题,拖慢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脚步,“未来谁来种地,如何种地”一度成了难题。但另一方面,我们看到,“新农人+新技术”的实践正在火热开展——机器人采摘黄瓜,无人机喷洒农药,动力排灌机在田间灌溉,手机云端随时了解养殖状况……一个个令人惊叹的现代化场景,让我们看到了农民这一职业的无限潜力以及农业广阔的发展空间。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总量已超过2000万人。乡村振兴,人才为要,好好激发这一群体的活力潜力,新农村新农业前景可期。
新型职业农民也如禾苗,茁壮成长需要“阳光雨露”。认证身份、赋予头衔,只是第一步,继续提供更多实惠与便利,“禾苗”才能不断“拔节”。比如,打通农业技术供需“最后一公里”,提高他们致富带农的能力。比如,完善医疗、养老等社保制度,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再如,在产业发展、财政补贴、贷款用地等方面给予扶持,提升他们的竞争力。总之,多多“扶上马,送一程”,让职业农民有干头有盼头有奔头,让“农业干好了大有作为”的理念深入人心,方可更好挖掘人才、激励人才、留住人才,让他们在现代农业中“领”出产业富民新气象。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农民有职业尊荣,农村有更强吸引力,乡村振兴就有源头活水,复兴之梦就能走稳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