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9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http://www.CRNTT.com   2022-03-12 08:51:35


  中评社北京3月12日电/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高屋建瓴提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同时也强调,面对新的经济下行压力,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宏观经济是一个不可中断的连续进程。经济增长往往呈现周期性波动,但大起大落会破坏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5.5%左右的增长目标是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稳增长,要在质的提升中实现量的持续增长。

   现阶段,我国生产函数正在发生变化,经济发展的要素条件、组合方式、配置效率发生改变,面临的硬约束明显增多,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成为多重约束下求最优解的过程。这就好比驾车,车子上路之前,须先做好保养,再踩油门才更有力、更安全,也更有后劲。因此,宏观调控和深化改革,二者缺一不可。

   宏观要“稳”。稳增长之本,在于把握好稳住宏观经济大盘的主要政策取向。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条件下,宏观稳定成为稀缺资源。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适当靠前发力,今年财政、货币、就业优先等政策力度不小。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财政支出规模比去年扩大2万亿元以上;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加约1.5万亿元,规模接近9.8万亿元,增长18%,为多年来最大增幅;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6400亿元;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扩大新增贷款规模;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确保粮食能源安全,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微观要“活”。稳增长之要,在于坚定不移深化改革促创新,以更大力度激发市场活力。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市场主体有活力,市场经济就有动力。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力度大、针对性强的硬招实招。比如,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明显提高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对餐饮、住宿、零售、旅游、客运等困难行业企业,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

   综合研判国内外形势,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仍然很多,因此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尤为重要。满足亿万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挖掘创业创新的巨大潜能,凝聚共克时艰的坚定信心,我们定能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奔涌向前。

   来源:人民网  作者:刘赫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