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此前公开发布数据显示,借助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契机,北京启动全市无障碍环境建设2019-2021年专项行动。截至2021年年底,全市修复盲道26123处、人行横道6597处;改造了2701个公交枢纽、公交站台、地铁站、公共停车场,35座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为12242辆公交车配备无障碍导板等设施;地铁1号线、2号线等老线车站更新59部爬楼车和142部轮椅升降平台。
对于无障碍环境从场馆延续到城市,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发言人严家蓉表示,无障碍环境不仅仅保证残疾朋友平等参与社会活动,还会给老年人、伤病员和更多人群带来便利,其积极意义将作用于全社会,“我们希望通过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举办推动全社会文明的进步。”
在国际残奥委会新闻发言人克莱格·斯宾塞看来,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使中国更加“无障碍化”,未来中国的残疾人能更方便地参与各类活动,“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遗产。”她表示,2008年借助北京残奥会,中国建设了1400万个无障碍设施,如今北京冬残奥会更成为改善中国无障碍环境的催化剂。
据北京冬奥组委残奥会部部长杨金奎透露,“我们正在组织编写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无障碍中国方案,将总结展示冬奥场馆无障碍建设成果,并作为冬奥遗产,为推动国家无障碍环境建设提供示范参考。”
赛会的规范和标准对我国今后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大型残疾人活动提供了有形的指南,同时,无形的遗产也将得以留存。在刘兴华看来,借助赛会,所有工作人员对残疾人运动员的关爱和服务在未来都会得以传承,而冬残奥会也将推动包容性社会建设,“冬残奥会成功举办,全社会帮助残疾人的社会氛围更加的浓厚,平等共享的社会环境被不断优化,残疾人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地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