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出改革新路径
注册制改革是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牛鼻子”工程。科创板被称为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则被认为是资本市场改革进入“深水区”,设立北交所和试点注册制也被认为是给资本市场改革赋予了“新内涵”。
改革前的创业板有着800多家存量上市公司和超过4500万存量投资者,注册制需要“试”出增量改革带动存量改革的具体打法,为全市场注册制改革摸索出更加清晰的路线。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在系统性、全面性、协同性三原则指导下,深交所统筹增量和存量,以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效切实增强市场各方的改革获得感,在过去370多个交易日里,留下一串串坚实的脚印——
充分听取市场意见建议,积极响应市场呼声,优化上市条件,增强对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的包容性……他们坚持以市场为中心,恪守市场组织者、服务者定位,最大程度凝聚改革共识。
开发创业板发行上市审核业务系统,上线信息公开网站和“深证服”App,制定发布审核关注要点,定期编制发行上市审核动态……他们实施“阳光审核”,打造“透明交易所”,消除口袋政策和隐形门槛,增强市场可预期性。
充分发挥科技监管优势,实现全程电子化、强化全流程管控……他们做“亲清”表率,建立全方位、立体式的注册制廉政监督体系。他们还坚持从严治市,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以严明的标准维护市场秩序。
与此同时,牢记“坚持创业板和其他板块错位发展,找准各自定位,办出各自特色,推动形成各有侧重、相互补充的适度竞争格局”嘱托,创业板在明确自己服务于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突出“三创”“四新”特点的定位,和同样试点注册制的科创板、北交所错位发展的同时,也启动了深市主板和中小板的合并工作。
2021年2月5日,深市主板与中小板合并工作经证监会批准正式启动,深市主板时隔21年恢复发行上市功能。2021年4月6日,深交所主板与中小板合并正式实施。新主板运行首日便迎来“新朋友”,真爱美家、中农联合、华亚智能3家企业在深交所举行上市仪式,成功登陆深市主板。
伴随两板合并成功落地,深交所已交出了优秀答卷——
深交所形成“主板+创业板”市场体系,深市主板定位于蓝筹市场,支持相对成熟的企业融资发展、做优做强;创业板主要服务于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突出“三创”“四新”特点。
截至2022年3月6日,深市主板上市公司达1492家,市值规模超23.60万亿元;创业板上市公司1110家,市值规模12.33万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行业上市公司占比近半,产业集群效应明显,成为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平台。
“深市市场结构更简洁、特色更鲜明、定位更清晰,市场活力和韧性大幅提升。”海特高新董事长李飙如此评价道。
潮平海阔,千帆竞发。
全市场注册制改革号角已经吹响,深市已经做好了准备。在新征程上,改革先行者已成竹在胸。可以期待,自带深圳“敢闯、敢干”基因的创业板,将续写更加精彩的“春天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