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吴凡解读上海防疫新策
http://www.CRNTT.com   2022-03-19 17:55:40


  中评社北京3月19日电/据人民日报报道,3月18日凌晨,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吴凡百忙中接受人民日报大江东工作室专访。这位“疾控女侠”与上海新冠疫情防控决策者和一线疾控人员一样,几乎不眠不休。见缝插针式的午夜专访,吴凡对于当前上海疫情防控策略调整、网格化筛查等问题,一一正面回应。



  吴凡在3月19日上海市新冠疫情新闻发布会上。东方网供图

  大江东:国内这轮疫情严重的几个地区要么封城,要么多轮全员核酸检测,上海坚持不封城,而是大规模实行切块式、网格化管理,这个决策是怎样做出的?对可能面临的风险,做过哪些评估和研究?

  吴凡:首先,上海不是“坚持”不封城,而是根据疫情发展不同阶段、根据疫情特征做出的科学选择。大家都知道,上海此前主要是靠“早发现”,加上精准的流调溯源,划定密接、次密接、风险人群这三个圈层来做好防控,尽量在做减法,“多一个不要,少一个不行”。这个策略成功的前提,是病例发现要早,才能快速排摸清楚。如果出现较大范围社区传播,就不具备这种做法的前提和条件了。

  根据近期疫情传播特点和对几个区阳性人员的分析,我们发现,疫情存在多点、局部聚集的特征,并有向全市扩散的趋势。我们一面围绕发现的阳性人员线索进行排摸,采取相应防控措施;一面也发现存在病毒隐性感染和隐匿传播的问题。由于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力增强、人群普遍接种疫苗,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病例比例比较高,这对“早发现”策略是巨大挑战。如果不能及时阻断病毒传播链,当隐性感染者的基数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面上较大范围的爆发疫情。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