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不让中小微企业倒在黎明前
http://www.CRNTT.com   2022-03-21 08:28:28


  中评社北京3月21日电/3月16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深圳银保监局、深圳证监局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期间金融服务支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通知》,鼓励金融机构及地方金融组织加大与受困企业的对接力度,及时了解企业困难及诉求,积极为其提供金融支持。

  光明网发表评论员文章介绍,《通知》特别提到,受疫情影响严重但有发展前景的民营企业,所发债券出现兑付困难时,金融机构可为其提供暂时垫付的流动性支持;针对暂时遇到困难、仍有发展前景的小微客户,深圳鼓励银行机构保障其信贷稳定性,并通过减费让利、完善展期续贷衔接等措施实行帮扶。

  无独有偶,据媒体报道,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和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也在同一日联合发布《普惠金融助力小微企业发展行动方案》,创新服务举措,为上海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助力企业有序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

  文章指出,中小微企业是最活跃的市场主体。每一个具体的中小微企业的背后,都连接着普通家庭的就业与生机,无数个中小微企业,构成了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但疫情进入到第三个年头,中小微企业的处境更加艰难。这种艰难不仅在订单流失、招工困难、账面资金等问题上所面临的生死之压,更因为疫情绵延,对未来的不确定所带来的心理疲惫与绝望。

  在早前发布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对目前的整体经济状况有一个大致描述:全球疫情仍在持续,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局部疫情时有发生。消费和投资恢复迟缓,稳出口难度增大,能源原材料供应仍然偏紧,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困难,稳就业任务更加艰巨。

  宏观经济从来不只是冰冷的统计数字,更是万家灯火下的悲欢冷暖。当每一个中小微企业在疫情的背景下作为个体被审视时,我们都要正视其抗风险能力弱这一天然短板,不仅要听到他们的求助,监管更要从顶层设计入手,用尽一切方法为处于困境中的他们纾困、增加他们的信心。

  对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的第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锁定中小微企业融资,也体现了“政策发力适当靠前”的考量。2月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更是明确提出,当前工业经济稳定恢复态势仍不牢固,服务业因受疫情等影响存在一些特殊困难行业,近期要抓紧出台措施,加大帮扶力度。其中包括,加大工业、服务业所得税减免力度,延长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政策,扩大地方“六税两费”减免政策适用主体范围至全部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引导加强金融服务,人民银行提供激励资金支持增加普惠小微贷款等,对承租国有房屋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今年被列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减免6个月租金,其他地区减免3个月。

  而深圳、上海出台的针对中小微企业的种种帮扶,是对国家政策的细化与落实,相信各地将有更多纾困政策出台,为中小微企业鼓劲、加油。当然,在过程中,我们还需强化政策落地,清除政策落实的难点和堵点,防止政策“空转”“悬置”,不能让企业主“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文章最后说,用尽一切方法,帮助中小微企业熬过去,挺过去,不让他们倒在黎明前,是摆在眼前的难题也是必答题。当春暖花开,市场复苏之时,希望还能看到他们。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