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你的身边有我们,你的背后是祖国!”
http://www.CRNTT.com   2022-03-25 12:48:33


 

  战火纷飞中化险为夷,短时间内安全撤离,不仅源于果断迅速的中国行动,更在于以人为本的中国理念。

  各方协调,祖国就是最坚实的依靠

  “到边境去!接同胞去!”

  随着撤离行动的开展,中国驻摩尔多瓦、罗马尼亚、匈牙利、斯洛伐克、波兰、白俄罗斯等乌克兰周边国家的使馆迅速行动,与驻乌克兰使领馆密切衔接,为中国公民入境通关和临时安置提供便利。同时,充分发动当地侨团、中资企业协会、留学生组织和领事协助志愿者,租大巴、订酒店,采购大量食品和水以及医卫用品,全力做好撤离同胞的接应、安置、照料、转移和撤离回国工作。

  “无论面临何种险境、遇到什么样的困难,祖国永远是我们最强大的后盾。”在此次行动中协助使领馆撤离同胞的乌克兰敖德萨华商总会会长曲波说,“有伟大的祖国在身后,为走出国门的同胞遮风挡雨,我们更有安全感,将更加积极努力地工作,为祖国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对战火中的同胞来说,最大的期盼莫过于尽早回到祖国怀抱。在前方各使领馆连夜奔波组织撤离的同时,国内的接返计划也在紧锣密鼓地同步进行。

  在外交部统筹协调下,国内各部门、各地方政府密切协调,迅速推进各项工作。3月4日晚,中国政府派出的第一架临时航班从北京飞赴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包机接侨行动”正式启动。

  为确保同胞尽快、安全、有序回国,外交部紧急部署驻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土耳其、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等20多个国家的使馆,立即通过外交途径向驻在国提交航班飞行及飞越申请。民航局指导有关航空公司做好相关技术准备。各使领馆持续奋战,抓紧开展乘机人员信息登记、组织以及相关远端防控工作,协调当地机场、边防、海关等部门提供值机、安检、出境、安保等全方位支持,给予我航班全流程专项保障。大使亲赴机场协调相关工作,为同胞们送行。

  “当你们登上飞机时,就意味着踏上了祖国的土地,不再因为战争而流离失所,不再因为动荡的社会环境而感到不安,国航带你们回家。”听到航班机长的广播,回国同胞们热泪盈眶,温情视频传遍全网。

  “感谢祖国,我们能平安回家了”“有祖国在,我们感到踏实安心”……在车站、机场、中国驻多国使领馆门前、临时安置点,挥舞的五星红旗、高唱的国歌以及真切的感慨蕴含千言万语,表达着对祖国的感激之情。

  当第一架临时航班顺利抵达杭州之后,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对外发布简短消息,立即引发全网热议。网友们纷纷以各种方式,表达自豪和感动之情:“生在华夏,何其有幸”“无论你身处何方,祖国始终是你的保护神”。

  “身后有强大的祖国,身边有温暖的使领馆。”乌克兰中国留学生总会主席程蕴嘉说,“这次撤侨行动再次证明,祖国能从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方接我们回家。对走出国门的同胞来说,我们感到幸运和自豪。”

  领事保护,持续打造“海外平安中国”

  此次撤离行动的成功,是在党中央决策部署下,有关各方团结合作、全力以赴的结果。我驻7个国家使领馆昼夜运转,全力安置转运同胞;国内各部门、各地方密切协调,迅速派出多架包机,从欧洲陆续接回离乌公民……

  如今,撤离行动已基本告一段落。回望整个过程,有一些瞬间令人动容:

  ——驻乌克兰大使馆狭小的地下室里,伴随着爆炸声,全体工作人员和家属齐上阵,确保联系到每一名同胞;

  ——我驻外人员一刻不歇,手中领保电话一刻不停,打到手机发烫,声音嘶哑甚至说不出话;有的同志持续在天寒地冻的露天环境中工作导致腿疾复发,仍坚守岗位;

  ——在中国同胞专门安置点,哪怕馆小人少,哪怕风雪交加,只要还有同胞入境,使馆的外交人员就会一直在那里值守;

  ——当辗转抵达安全地带的婴儿终于喝上了热水冲泡的奶粉,当接受心脏手术不久的病人坐进了中国工作人员的自用车,入境同胞切实感受到祖国和政府的关心;

  …………

  一个个感人场景与画面传递力量,直抵人心,也成为撤离同胞们不约而同回忆和讲述的难忘故事。

  截至3月22日,已有19架航班接回4400多名中国公民,后续临时航班安排仍在有序推进。与此同时,国内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迅速行动起来,克服困难,全力做好入境同胞的入境检疫和隔离保障等工作,让每一位回国同胞感受到家的温暖。

  中国有近千万海外同胞,在当前日益复杂而严峻的国际安全形势下,保护海外同胞生命安全与正当权益任重道远。中国外交人员用行动告诉每一位海外同胞:“无论什么时刻,无论身处何方,你的身边有我们,你的背后是祖国!”

  领事保护,永远在路上。外交部和中国驻外使领馆将始终牢记初心与使命,积极推进政府主导的领事保护机制核心建设,持续打造“海外平安中国”。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