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政策解读:全面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http://www.CRNTT.com   2022-04-02 12:55:53


 
  第三,注重提高中西医结合诊疗水平,推动中医药与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

  中西医并重是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之一,也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显着特征和优势,《规划》中不仅多举措彰显中医药在医疗和健康服务中的特色优势,更是首次将“提高中西医结合水平”单列一节,通过建机制、建高地、推协作,打造一批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旗舰”科室,开展重大疑难疾病、传染病、慢性病等中西医联合攻关,推出一批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或专家共识,并引导专科医院、传染病医院、妇幼保健机构规范建设中医临床科室、中药房,普遍开展中医药服务,构建中西医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同时,注重加强中西医结合各层次人才的培养,从院校教育、继续教育、学科建设等方面多措并举,落实西医学习中医制度,实施西医学习中医人才专项,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中西医结合人才,为中西医结合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第四,注重中医药特色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各类人才,夯实发展根基。

  人才是发展第一要素,新时期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更需要高素质人才的引领与支撑。高层次人才不足、基层人才短缺、结构分布不均衡仍是制约中医药发展的关键环节,“十四五”时期是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中医药人才及后备力量。《规划》不仅在医教协同深入院校教育改革中谋篇布局,更加强化中医药特色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岐黄工程),一是开展以“国医大师”和“全国名中医”表彰奖励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计划,做强领军人才、优秀人才、骨干人才梯次衔接的高层次人才队伍;二是按照“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要求,开展以“基层中医药人才培训”和“革命老区中医药人才振兴”为抓手的基层人才计划,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三是以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临床教学基地能力和传承工作室建设为立足点,实施人才平台建设计划,推动构建立体化、高素质的各类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夯实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根基。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规划》为新时代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导航!中医药步入了发展的春天,让我们乘势而为,驭势而赢,为健康中国建设做出中医药人的贡献!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