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外国网友关于中国清明节的提问,这里有答案
http://www.CRNTT.com   2022-04-05 15:57:58


 

  在古代,相传寒食节是为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忠臣介子推设立,也是举家老少扫墓、踏青、野餐的节日;而上巳节则是青年妇女祓除、沐浴的佳日。当它们合而为一,意在追忆过去的同时,清明节也被赋予更丰富的意涵——新生与希望。

  【中国人的祭祖传统可以追溯到何时?】

  祭祀是古代“国之大事”。在以天神、地祗、人鬼(祖先)为对象的三大祭祀系统中,祖先祭祀又成为重中之重。有学者认为,原始的祖先祭祀应当出现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由祖先崇拜发展而来,是人类对自身生殖、繁衍能力的膜拜。

  早在周代,祖先祭祀便成为当时重大的社会活动,贯穿于“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传统五礼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周代对祖先祭祀的重视和祖先祭祀活动的频繁。

  尽管周代祖先祭祀带有浓厚的等级局限性,但祭祖过程中也彰显了重孝、崇德的人文特点,在强化秩序、亲睦家族、整合人伦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对中华历史影响深远。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古人对祖先“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祭祖,逐渐成为约束和衡量日常道德规范的依据,人人习而从之。

  【清明节的习俗有哪些?怎么礼貌问候?】

  禁火寒食、修缮坟茔、踏青插柳等一系列清明节传统习俗,都寄托了民众对逝去亲人的追悼和对先祖先烈的敬畏。唐代诗人韩翃在《寒食》中写道:“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