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探寻稷下学宫的“文化密码”
http://www.CRNTT.com   2022-04-12 09:35:54


 

  在位置、形制等基本吻合的同时,考古发掘的证据能否对应相应的历史年代及事件?相关专家认为,当前考古发掘的这片区域曾出现过“三期”文化遗存,从夯土地基、出土陶器等判断,“一期”文化遗存的遗物上镶嵌贝壳,很不一般,判定时间是春秋末期或再晚一些;小城西门外建筑基址群是“二期”遗存,“三期”又呈现了新用途,在建筑基址群西部普遍出土铸币遗存,从出土的齐国刀币等判断,应属于战国晚期,且可以确定进不了汉代。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孙波认为,从上、下限年代来看,可以判断小城西门外建筑基址群建设并使用于战国田齐时期。经过乐毅伐齐等历史事件,齐国元气大伤,后来齐襄王虽复国还都,恢复了稷下学宫,但已风光不再。有种推测是,建筑基址群西部正是在田齐复国之后成为“造币厂”。“关系国家命脉的铸币机构能放在此处,说明这是一处封闭区域且受国家控制,也间接证明了这里曾是稷下学宫之类的官办机构。”他说。

  “前空往劫”的文明贡献

  相关专家表示,稷下学宫项目考古发掘5年,“面纱”才刚刚打开,还需再接再厉。比如,相关年代数据需要进一步求证,长条形排房建筑或为兵营的可能性也要排除,目前仍欠缺带有文字证据的实物资料,这都有待今后进一步完善证据链。

  “但通过综合分析论证,目前证据都指向这里是稷下学宫,如果要推翻这个判断,也必须拿出过硬的实证。”该专家还谈到,从世界文明史层面来看,稷下学宫考古项目的重大突破,证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大学”也曾出现在东方,可与柏拉图学园双峰并峙,且其遗址规模更加恢弘。

  近代以来,众多专家、学者指出,稷下学宫是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卓越贡献。梁启超认为,稷下学宫是“前空往劫、后绝来尘”的历史绝唱。郭沫若也曾说:“这稷下学的设置,在中国文化史上实在有划时代的意义。”另有学者认为,稷下之学所呈现的忧国忧民、拯救天下的历史责任感和自强不息、积极有为的进取精神等,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起到了巨大作用。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