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俄乌冲突揭穿美西方“谎言帝国”真面目
http://www.CRNTT.com   2022-04-13 14:13:32


  中评社北京4月13日电/据中国网报道,“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曾几何时,这句名言被西方奉为圭臬,成为西式言论自由的象征。然而,近年来的国际实践一再证明,“西方言论自由”已沦为一句空话,甚至很多时候只是一句谎言。

  在俄乌冲突持续发酵之际,国际互联网上也在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只不过,在主流平台尽被美国掌控的背景下,这场斗争更像是西方世界对俄罗斯的单方面绞杀。

  编造谎言掩盖真相

  西方媒体往往热衷于从个体视角观察某一重大事件,力图用这种方式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在俄乌冲突中也不例外。然而,西方媒体、自媒体精心挑选、用来煽动对俄仇恨的“人与事”却屡屡被曝造假。

  2月25日,一则标题为“乌克兰父亲泪别女儿,随后准备与俄军作战”的视频在推特上流传。耸动的标题再加上美国平台的大力推送,其日播放量就达到700万。之后,美英澳等媒体迅速跟进,渲染悲情气氛,引导舆论讨伐俄方。然而事后证明,画面中的男子是乌东地区的亲俄人士,其将妻女安排前往俄罗斯后,投入了对乌作战。

  2月27日,BBC视频节目在介绍“俄军炮击乌克兰哈尔科夫市导致房屋受损”时,却用上了一张乌军炮击顿涅茨克造成居民区损坏的照片。国外的多个信息源均可证实拍摄地点位于顿涅茨克,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驻顿涅茨克的报道员拍摄当地遭到炮击的画面时,恰好也拍到了这座建筑,足可以证实BBC造假。

  3月6日,一张满脸是血、坐在床上哭泣的孩童照片登上推特热搜。被推特标注为“媒体和新闻公司”的“EMPR.MEDIA”配文煽情道:“还需要出现多少这样哭泣的孩子,才能让决策者们下定决心在乌克兰设立禁飞区?”然而尴尬的是,这张照片早在2018年就被BBC在报道叙利亚战争时使用过。或许是为了让照片看起来更“逼真”,让孩子的肤色看起来更白、更像“欧洲人”,这张被翻出来的旧照还特意被调高了亮度……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