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一头嗜好“烹制”战争的“怪兽”
http://www.CRNTT.com   2022-04-16 09:51:42


 

  扩张与好战——  

  从四处游说到参与决策

  美国斯坦福大学退休教授菲利普·津巴多在《路西法效应: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一书中指出,战争需要有人来准备和“烹制”。美国军工复合体就是一头嗜好“烹制”战争的“怪兽”。这个庞大利益集团不断将美国的对外政策往战争方向推,通过制造战争和冲突、挑动军备竞赛来获取巨额利润。

  “军工复合体不是从外围角度影响美国的对外政策,而是本身就是美国对外政策制定者的一部分,是美国对外军事干预行为的催化剂和驱动器。”张腾军分析,长期以来,军工复合体向美国国会以及政府部门输送了大量听命于自己的人才。这些人变成决策者,让军工利益集团的政策偏好顺理成章直接进入政府决策;在美国看似开放的政策制定体系中,政商“旋转门”和媒体合谋,让军工复合体拥有巨大的话语权,鼓动政府不断发动对外战争或参与到世界各地的冲突中。

  据美国“公开的秘密”网站揭露,过去20年,为影响国防政策,美国军工企业仅游说费用就高达25亿美元。美国的政商“旋转门”更是不断助推军工行业发展。2014年至2019年,包括美国前国防部长詹姆斯·马蒂斯在内的1718名国防部高级官员或者采购官员跳槽到军火商企业。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对外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王鹏对本报表示,军工复合体在美国对外政策中主要扮演四种角色:一是智库,即在政策和战略层面,为美国对外政策提供意见建议;二是人才库,为美国对外政策培养和储备人才;三是政策执行者,政商“旋转门”促使美国对外军事干预行动加速落地;四是绑架者,通过资金支持、人才支持、掌握舆论等方式操纵美国政府的决策方向。

  曾在美国国防部长办公室工作26年,深谙美国军工复合体种种“套路”的富兰克林·斯平尼指出,美国国防部被资本牵着鼻子走。军工复合体对美国对外政策的巨大影响常被学术界和媒体忽略。军工复合体首先通过经济和就业影响关键选区,进而左右政客主张,同时通过妖魔化对手和夸大安全威胁来操纵选民情绪。

  “作为美国统治阶层的一部分,军工复合体绑架了美国的对外政策。”张腾军表示,美式民主宣扬每个美国人都有一票,但普通选民根本无法与军工复合体中大财团所付出的竞选投入相抗衡。因此,普通民众在美国政治生活中的话语权被极大稀释。

  “美国的全球干涉主义政策能成为其外交政策的一个核心,这与军工复合体在冷战期间超规模扩大有直接关系。”王玮表示,冷战时期,美国军工复合体已形成了一种三位一体的全球战略投射能力。很多美国参与的军事集团和条约体系,都有成文的条款或不成文的规定,即所有成员国都必须购买美国的武器装备。美国依靠构建同盟体系,将自己的武器装备和战略构想扩大到全球范围,形成了一种军火供给垄断机制。

  嗜血与贪婪——

  从疯狂敛财到军费高企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五角大楼、K街(游说公司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聚集地)、军工企业以及整个国会大厦内,都在悄悄地开香槟庆祝!”近日,富兰克林·斯平尼在《国防开支的毒品如何毁了理性的国家大计》一文中写道,过去30多年来,军工复合体的整条利益链都赚得盆满钵满。

  以阿富汗战争为例,美国独立智库安全政策改革研究所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2001年10月至2021年8月,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雷神公司、通用动力公司、波音公司和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这五大美国军工巨头获取的国会拨款总额就高达2.02万亿美元。

  据美国国会研究服务部发布的数据,在2020财年,美国国防部签署的联邦合同总额达到4200亿美元,高于其他所有联邦政府部门的总和。在2019财年,这五大巨头“豪取”了占总额近1/3的国防部合同。国防部常常将这五大巨头简称为“总”,意指“总承包商”,他们会再把合同分包出去。

  今年3月14日,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发布的全球军售趋势报告显示,2017年至2021年5年时间里,尽管全球武器交易量较2012年至2016年相比下降4.6%,但同期美国武器出口却逆势增长14%,全球占比从32%上升到39%。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