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认清世界安全问题的根本所在
http://www.CRNTT.com   2022-04-16 13:03:39


  中评社北京4月16日电/据人民日报海外版评论,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当前,乌克兰危机牵动全球目光,世界充满忧虑。

  俄乌冲突,是世界安全问题的集中反映。冷战结束后、新世纪以来,大国关系深度调整,世界经济格局深刻演变,国际安全挑战错综复杂。要锁死“潘多拉的盒子”,需要认清世界安全这一事关人类和平与发展重大问题的根本所在。

  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共同价值。历史已经反覆证明,冷战思维、阵营对抗、强权政治、以邻为壑等陈旧观念,早已背离时代潮流,不仅不能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相反只能给人类带来灾难与创伤。

  持久和平和普遍安全的人类愿景,呼唤能够把握历史规律和世界潮流的思想引领。

  “越是面临全球性挑战,越要合作应对,共同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安全威胁,单打独斗不行,迷信武力更不行,合作安全、集体安全、共同安全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选择。”2013年3月,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就清晰阐述了对世界安全问题的深刻洞见。

  吾道一以贯之,思想与时俱进。9年多来,从2014年上海亚信峰会到2017年日内瓦“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从2020年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到2022年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视频峰会……习近平以大党大国领袖的卓越智慧、世界级领导人的深邃思考,洞察国际风云变幻、探求人类进步前途,不断丰富和发展世界安全问题的求解之道,鲜明地提出了“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

  中国始终主张尊重各国安全与发展诉求,坚持通过经济交往、政治谈判和文明交流等和平方式实现共同安全,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始终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同国际社会加强合作,为全球安全和经济治理提供新动能,在气候、反恐、核安全、外空、极地等领域不断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理念、中国实践,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和广泛认同。许多国家的有识之士表示,习近平主席倡导的新安全观,为消弭“和平赤字”、破解“安全困境”提供了根本的理念指引。战火阴云笼罩之际,更凸显新安全观的世界意义和时代价值。最近以来,习近平主席同俄、法、德、美、欧盟等各方领导人通话或会见,为解决乌克兰危机提出了中国主张、中国方案,强调“要摒弃冷战思维,重视和尊重各国合理安全关切,通过谈判形成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机制”“要考虑妥善解决全球热点问题,更要考虑全球稳定和几十亿人民的生产生活”“任何情况下都要拿出政治勇气,为和平创造空间,为政治解决留有余地”。客观公正的中国立场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劝和促谈的中国行动得到许多国家的高度肯定。

  应对全球安全挑战、完善全球安全治理,各国必须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

  舍此别无他途。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