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百家指出,70年代是新中国外交发展的第三阶段。在这10年初期,中国外交发展所受到的内外限制很多;但是,毛泽东通过启动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成功地改变了中国的外交格局,使中国外交跨入了一个具有长远历史意义的突破性大发展时期。1971年l0月,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恢复中国代表权的决议,接着又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高潮。在实现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建立起正常外交关系的同时,中国对外经济联系也有所加强,对外贸易明显增长。70年代中国对外政策的转变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这个阶段,中国外交第一次对世界格局的演进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外交活动的范围从此扩展到整个国际舞台,而此前是被局限在半个舞台上。”
在总结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的外交政策时,章百家表示,中国领导人高度重视并成功维护了国家的独立和安全。在这一阶段的实践和探索中,新中国外交取得了巨大成就,也遭遇过一些挫折。中国外交格局先后经历了“一边倒”“反两霸”和“一条线”三个阶段,中国正是以这样的方式在美苏对立的两极世界中逐渐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公认的独立力量,最终取得了相对主动的战略地位,并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冷战的束缚。70年代初,当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启动之时,中国融入现代世界体系的进程也同时被启动了。
章百家接着梳理了1978年改革开放后面向世界的中国外交。以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时代,中国对外关系全面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邓小平在外交上做出两个决断:一是签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二是实现中美建交。为配合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80年代上半期,中国外交进行了更全面的调整中美建交后,中国一度加强了联美抗苏的“一条线”战略。不过,从1982年起就放弃了这一战略,开始同美国保持一定距离,致力于建立更均衡的对外关系。通过一系列外交活动,中国不断改善与周边各国的关系,加强了同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在力争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同时,逐步使中苏关系朝正常化方向前进;同时继续发展同西方国家和东欧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
章百家强调,在上述政策变动的表象之下,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外交工作的指导思想所发生的深刻变化。这种变化是:第一,提出外交工作的任务,除一如继往地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和社会主义制度外,主要是配合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并为此创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第二,在重新阐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时,提出要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实行真正的不结盟,强调反对霸权主义;第三,在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中,提出要根据世界的发展趋势和自身的利益要求来处理与不同类型国家的关系,不再以意识形态划线,也不再重复划分敌、我、友,团结一部分国家打击某个或某些国家的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