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书法艺术要契合时代审美
http://www.CRNTT.com   2022-04-19 10:34:11


 

  在创作中,对于书法形制的选择关系著作品的最终呈现效果。自古以来,书法艺术形制繁多,其中经典长卷尤其是草书长卷,颇为后人所珍视。如唐代张旭、怀素,北宋黄庭坚,明代祝允明、王铎等人的草书长卷,让后代仰之弥高。要尽情书写今朝豪情,长卷形式亦是最佳选择之一——文本容量大,能让创作者纵情挥洒。尤其是以大草写就的长卷,纵横捭阖,一气呵成,更符合这个时代的恢弘气象。在我创作的20多件不同内容、不同书体的长卷作品中,尤以大草长卷为多,如《世纪脊梁》《自作诗·时代抒怀》等。作品尺幅的增大,使得驾驭长线的难度也随之增大,笔墨的开合、收放、聚散、方圆与矛盾处理不仅要到位,更要到“味”。经过反覆研究和琢磨,我以大开大合的形式建构,强化笔墨的诗性特质,力求做到开合有度、虚实相生,首尾呼应、跌宕起伏。总结多年来的长卷创作经验,我认为不管是草书还是篆隶长卷,从技法到风格都应在个性化表达中追求审美内质——中国气派、中国风范,让中华美学在当代更好发挥化育和引领的功能。

  书法艺术要契合时代审美,离不开传承基础上的创新。自20世纪80年代末,我便开始进行“以篆入草”和“以草入篆”的探索,意在推动当代碑帖相融的审美理想不断完善。以2017年所作32米长卷《军魂颂》为例,我以篆籀笔法入草,追求宋代和宋代以前经典之作的大草风范,将清代碑学博大辉煌的金石气、传统帖学儒雅古逸的书卷气相融,努力做到气格沉雅、纵横奇逸、宏阔苍遒。在墨法上,巧用渴墨、燥锋、宿墨,使墨调、墨态浓淡相宜、润渴互补。在章法布局上,营造形制布白的二度空间,整幅长卷气息畅通。这只是我尝试将碑帖相结合的部分实践。中华书法艺术发展到今天,积累了丰厚财富,随着时代变迁,艺术创作还会不断变化,还需不断融入现代文化元素与时代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书法艺术更好地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扎根生活沃土,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大潮中,深入研究把握“创”的脉搏所在,以书法艺术反映生机盎然的社会风貌,将个人生活体验升华为时代艺术审美体验,是当代书法艺术创作的必由之路,也是一名书法工作者的社会担当。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