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必然之举
http://www.CRNTT.com   2022-04-20 08:31:41


 
  如何切实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文章提出,一是加快市场规模建设,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做大市场规模的关键,在于激励人们创造更多的财富。只有生产率不断增长,才能不断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消费水平、福利水平,才能不断地扩大市场总需求规模。同时,由于不同收入水平的人群具有不同的消费需求,收入分配的改善可以直接推动市场总需求规模的扩大。因此,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政策措施,要与推进共同富裕的目标联系起来,重点从生产领域而不是单独从再分配领域入手。

  二是加快市场结构建设,促进市场结构优化。中国商品市场与要素市场之间发育不均衡,要素市场发展相对滞后。这就要求大力推进按具体要素分类的市场化改革进程,促进各种要素有序流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的出台,标志着中国高标准统一大市场建设工作迈出了关键一步。在深化改革的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要素的特性,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分类推进各市场门类的发育、改革和发展。如因关系到发展质量的提升并具有广泛的社会认知,那些与创新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数据市场、技术市场、人力资本市场等,可以放在改革的优先位置加速推进;对涉及政府管制的某些要素的市场化交易,如关于碳排放、排污权的交易等,也可加快推进。

  三是加快市场功能建设,发挥政府与市场各自的调节作用。中国市场取向改革不足与市场取向改革过度的领域并存,由此造成一定的混乱。这就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此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在当前市场取向改革不足的领域,如人才、技术、资本、土地等要素市场化方面,进一步增加政府简政放权力度,放心、放手、放活市场竞争;另一方面,在过去市场取向改革出现过度化的领域,如基础科研、教育、医疗、养老、基本住宅等方面奋力纠偏,让政府“有形的手”更多、更好地发挥作用。

  四是加快市场机制建设,促进公平竞争。中国在经济转轨中形成了“行政区经济”的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区域分割和非一体化,抑制了有效竞争。这就要求贯彻执行国家统一的竞争政策,并以竞争政策引领政策体系改革。当前,一是要针对一些地方政府竞相出台优惠政策招商引资进行恶性竞争,造成产能严重过剩等体制性顽疾,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及时查处并纠正各类违法违规制定税收等优惠政策行为,按照竞争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及时清理各类区域可能存在的歧视性政策。二是要在政策上取消按照所有制、企业规模、行业、地区等分类管理企业的做法,破除企业的等级制管理,统一按照“中国企业”的范畴进行管理。坚持竞争法的根本要求,即行为上坚持保护竞争而不是保护竞争者,在竞争面前所有企业一视同仁、条件均等。三是要逐步实现自然垄断、公用事业竞争性环节的市场化,实施自由进入政策,放开这些环节的进入竞争。

  五是加快市场环境建设,降低企业交易成本。中国企业市场运营仍面临较高的交易成本。这就要求大力发展各种能够提升生产效率、促进制度创新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实践证明,交易频繁,活动复杂,其交易成本就会呈指数级上升。作为体现经济运行交易成本的产业,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对制度变化十分敏感、依赖性强,可以通过实现其专业化、规模化、智能化发展,大力降低这种交易相对成本。无论是现代企业的产权体系和治理结构,还是现代市场体系的秩序和运作规则,或者是政府服务职能的法制化和现代化,都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直接相关。同时,大力发展高铁网、高速公路网、通信网络、跨境或国内交易网络等生产性服务业,可以极大提升信息传递和物流效率,从而显着降低企业的非制度性交易成本。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