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全球发展倡议与“一带一路”协同增效
http://www.CRNTT.com   2022-04-20 08:51:56


 
  在重点领域上,2030年议程17项目标与“一带一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领域高度契合,全球发展倡议与2020年联合国“行动十年”规划彼此呼应,聚焦减贫脱贫、粮食安全、经济复苏、教育卫生等当前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最紧迫问题,提供“21世纪的解决方案”。围绕为什么要发展、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如何发展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双倡议在重点领域相互促进,共同助力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通过发挥“一带一路”倡议重要平台作用,重点打造健康丝绸之路、绿色丝绸之路、数字丝绸之路、创新丝绸之路,合作建设一项项大手笔重点工程和一个个“小而美、见效快、惠民生”项目,与全球发展倡议一道关注发展中国家发展需求,不断增强当地民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世界银行《“一带一路”经济学》报告预测,到2030年,“一带一路”倡议有望帮助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为全球发展合作注入了新动力。

  在议程设置上,全球发展倡议和“一带一路”倡议是全球南南合作的主要推动力。一方面,中国将可持续发展具体目标纳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在重点专项规划中予以明确和细化,推动可持续发展议程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有效对接。大力开展新时代对外援助和国际发展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重要合作平台。另一方面,中国与国际和地区组织尤其是联合国系统携手合作,《关于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谅解备忘录》《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倡议》等文件已经转化为务实行动,中国还加强同新兴市场国家战略协作,同小岛屿、内陆、最不发达国家发展进程协同。中国已经同世界2/3的国家和1/3的主要国际组织形成了“一带一路”共识,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的启动标志着倡议合作机制建设的重要一步。

  中国智慧:可持续发展才是好发展,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

  全球发展议程已经进入倒计时,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和169项具体目标必须在2030年之前实现。全球发展倡议与“一带一路”倡议由中国提出、属于世界,把握全球发展脉搏和迫切需求,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和广泛支持,展现出强劲韧性与旺盛活力。全球发展倡议与“一带一路”进一步实现相互促进、协同增效,需要从三个维度推动落实。

  一是团结广大发展中国家,进一步释放南南合作潜力。在南南合作框架内为其他发展中国家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尊重发展中国家平等的发展机会和权利。遵循务实合作的行动指南,把握数字经济、疫苗合作、互联互通和绿色发展等领域发展机遇,开展联合自强。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等原则,要求发达国家言行一致,支持发展中国家绿色低碳转型。探索新经济形态和新发展模式,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促进经济和社会恢复与发展。

  二是联合发达国家,进一步缩小南北发展鸿沟。2015年7月1日,中国成为经合组织(OECD)发展中心成员。经合组织秘书长古里亚称之为“互惠互利、知识共享的历史性变革机遇”。中国改革开放探索出的“有为政府+有效市场”的经济发展模式,同时实现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时发挥了后发优势与先发优势,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最大的新兴国家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G20扮演桥梁和纽带作用。这是“一带一路”建设主张开发第三方市场的动力。发达国家加速经济复苏采取的措施和国际发展承诺将决定未来五年甚至十年的发展道路,直接影响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敦促发达国家落实发展援助承诺,实施负责任宏观经济政策,遏制高通胀向全球蔓延,减少对发展中国家的负面外溢效应。共同反对任何国家和个人搞技术封锁、科技鸿沟、发展脱钩,反驳西方对我遏制打压、攻击抹黑的同时,推动南北合作和三方合作。

  三是加强和发挥联合国作用,践行多边主义。继续推动联合国将发展置于议程核心位置,将践行多边主义贯穿在国际发展合作的各方面。旗帜鲜明地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反对意识形态划线和发展问题政治化。坚持国际上的事大家商量着办,继续坚持南北合作为主渠道、南南合作为补充的国际发展合作格局,在多边发展框架下推动和引领全球发展合作的话语体系建设、知识构建、范式研究。推动私营部门、非政府组织、专家智库、媒体等积极参与落实2030年议程。

  总之,通过对发展问题“再聚焦”、对可持续发展目标“再承诺”、对全球伙伴关系“再提振”、对国际发展合作“再激活”,中国为缩小南北鸿沟、破解发展不平衡提出了“路线图”,为推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了“加速器”,为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起强大合力。全球发展倡议和“一带一路”倡议不断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共同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王义桅(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 陈超(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