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直播截图) |
中评社北京4月23日电(助理记者 徐媛)2022年4月21日晚,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举办了以“乌卡时代的全球政治传播新趋势和我国国际传播的创新路径”为主题的学术讲座,讲座由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周亭主持,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受邀主讲。史安斌表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百年未见之大疫情相互交织的背景下,世界进入了乌卡(VUCA,即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时代,全球化与国际传播模式由美国主导的以“民族国家文化和价值观霸权”为核心的跨文化传播,转向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下的以“赋能”为核心理念的转文化传播,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由“开放中国”转向“全球中国”。
史安斌认为,历史上全球化与国际传播模式经历了三种模式嬗变。19世界中期至20世纪初,第一次全球化由英国主导,国际传播以帝国传播为特征,以“国族中心主义”为场域,“文化帝国主义”为理念,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机构媒体为进行定标传播,目的是维护民族国家利益。二战至今,第二次全球化由美国主导,国际传播是以“民族国家文化和价值观霸权”为核心的跨文化传播,以“虚拟世界主义”为场域,“多元文化主义”为理念,通过互联网与社交媒体进行球土化传播,目的是推动全球公平正义。
史安斌对第三次全球化的全球政治传播模式作出了分析。有别于跨文化传播对文化定势、文化本质和文化对冲的强调,转文化传播更注重对跨区域、跨体系、跨主体文化共生、文化互构和文化转型的识别。转文化传播生发于“新全球化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其核心理念,“平台化世界主义”是新全球化时代的媒介生态的重要特色,多元赋权的数字新媒体是其核心场域。转文化传播要求在数字平台交往空间内,不同国家地区的多元主体重视数字平台的广泛影响力,认识到平台之中所具有的的权力关系结构并进行关系再造,突破二元结构思维和文化等级观,强调多元主体共生共荣,达成关乎人类命运议题的共识。
史安斌指出,乌卡时代的全球传播正呈现着议题转向、平台治理、模式出海、空间压缩、数字迷思、话语转型六个维度的趋势。议题转向趋势中,公共卫生和气候变化等新兴议题为全球南方带来新机遇,对于“全球南方”而言,新冠疫情要求各国强化本国公共卫生领域的报道以建设性框架在国际社会发出声音,并以此扭转围绕疫情议题污名化。平台治理趋势中,未来的数字反垄断将会向更具建设性的平台治理的思路转变,为赛博空间这一曾经的“法外之地”划定清晰的规则边界。模式出海趋势中,内容与服务在全球数字媒体市场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中国数字媒体的海外影响力日渐增长,面向全球市场的模式反向输出,倒逼“狼牙”学习和模仿中国数字媒体的模式,这一趋势的兴起对于未来建立更加公平、公正的全球传播新秩序具有重要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