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颜值”,融合创新的关键还在于内涵。进入“合柴1972”,步行没多远,就会看到一幢标有“合肥家电故事馆”字样的旧式建筑,由老家电故事馆、智能家电展示馆、合肥情景街、手工艺品区以及凿壁偷光图书城等主题板块组成。“看着这些旧式小卖铺,老式冰箱、收音机,电子维修店、无线电厂流水线,就能想象当年凭票排队购买家电的场景。”游客赵哲在一件件展出的原件前,特意发微信朋友圈称“这次打卡,令人感慨万千”。
据了解,“合柴1972”正升级打造一个集博览展示、科创办公、都市休闲、时尚生活、配套商业等于一体的科技文化创意区,满足游客多元需求。
上海万和昊美艺术酒店:融合空间成文化地标
不同事物碰撞交互总能带来新奇感受。近年来,文化和旅游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不仅频频与“科技”“社交”联动,也主动参与跨界融合,多行业共同完善文化产品及服务,开辟出一条条新赛道。
“步入酒店大堂,我被眼前的艺术景象惊艶到了。”专注于艺术酒店体验的自媒体人“达子”这样描述自己与上海万和昊美艺术酒店的初次相遇。该酒店历时5年、斥资10亿元精心打造,融合了120位艺术家和顶级设计师的500多件艺术品。占地6万平方米的“昊·艺术社区”融入艺术展览、艺术家驻留项目、艺术酒店、艺术公寓、艺术商店和艺术餐厅等15个核心项目。
其中,昊美术馆(上海)早在2017年就瞄准夜间文旅生活,突破住宿单一功能,将综合服务能力迁移至文化供给,通过举办国际性当代艺术展和艺术活动,突破休闲娱乐为主的酒店模式,拓展为艺术交流展示平台。这种形式也让酒店与美术馆形成双向导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