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http://www.CRNTT.com   2022-04-28 10:12:13


  中评社北京4月28日电/据人民日报报道,全面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兜住兜牢各类困难群众民生底线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我国社会救助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完善体制机制,社会救助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实实在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兜住民生底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救助体制机制逐步健全,社会救助保障水平稳步提升,覆盖城乡、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完善。各级民政部门把维护困难群众基本权益作为社会救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主动做好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工作,切实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2014年,国务院颁布《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确立了以行政法规规定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等8项社会救助制度为主体,以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应救尽救的“8+1”综合性社会救助体系;

  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创新、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作出总体设计和系统规划,强化了分类救助管理,针对不同类型的困难家庭和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差异化的救助帮扶,形成梯度救助体系,实现了社会救助重点从低保群体向低收入群体的扩展,实现了社会救助体系的调整和升级;

  不断强化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更好发挥民政部门牵头统筹作用,建立全国社会救助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全面建立县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提升社会救助整体效益。建立完善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和主动发现机制,开通部省市县3700多个社会救助服务热线电话,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健全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完善社会救助资源库,强化部门信息共享和协同联动。建立重大疫情等突发公共事件困难群众急难救助机制,将困难群众急难救助纳入相关应急预案。创新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工作机制,动员引导社会组织、慈善力量、专业社工、志愿者为困难群众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服务,促进慈善救助与政府救助高效联动;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