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大连湾建海隧 3D打印基床
http://www.CRNTT.com   2022-04-28 17:19:34


 
  不仅是寒冷气候,复杂的海域地质条件也对工程顺利实施提出挑战。潘立文介绍,施工海域海底溶洞溶沟多,岩基裂隙发育,18节沉管中有5节坐落在黏土层上。“这一部分需要将黏土挖走,重新填上碎石,震实整平后才能沉管。”

  这一环节,被誉为“海底3D打印机”的整平船发挥重要作用。然而与港珠澳大桥隧道的海底情况完全不同,大连湾海域基槽边坡炸礁后会存在大量裂隙且较为复杂,意味着在港珠澳采用的全抬升整平工艺将不适用于大连湾。

  为解决这个困难,项目部组织骨干力量集中研究,半漂浮式整平、半幅整平、降低平台高度、整平船加宽、整平船设置定位桩……每个方案都经历无数次技术论证和桌面推演。三年筹备期间,百余次的专题技术研讨,最终确定全漂浮碎石基床整平工艺。与之相对应,项目还研发主线沉管基础精挖控制施工技术、高精度爆破控制施工技术,沉管主线挖泥爆破量达七百多万方,相当于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的三倍大小。“为了确保漂浮状态下整平的精确控制,GPS和声呐都派上了用场。全漂浮的整平工艺在全国都属于首创。”

  值得一提的是,大连湾海底隧道未来还将实现“实体工程”+“数字化工程”双产品移交。“所谓数字化工程,就是将BIM技术(建筑模型信息化)、互联网协同技术、物联网技术深度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施工、运营维护全生命周期。简单来说,隧道所有的实体都将通过计算机建模型成数据库。”潘立文比喻道,比如预制的沉管使用的钢筋是哪里生产的,炉号是多少,批号是多少,哪个班组做的,几个人绑的钢筋,这些内容都将实现数字化。

  话你知:18预制管组大连湾海隧

  位于辽宁省大连市,设计时速60公里,双向6车道,建设工期50个月,使用年限100年。其中,由18节预制管节组成的海底沉管隧道长约5.1千米,单节沉管最重约6万吨,相当于一艘中型航母排水量。\大公报记者宋伟整理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