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非遗+文创”融合发展的江苏实践
http://www.CRNTT.com   2022-04-29 09:33:21


 

  “非遗项目作为珍贵的传统文化遗存,之于景区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和亲和力。我们坚持从江苏实际出发,围绕以非遗促进景区品质提升、以旅游促进非遗保护传承,加强顶层设计、实践路径的探索研究,推动非遗和景区真融合、深融合。”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负责同志介绍,在调研江苏全省13个设区市40个4A级以上景区的基础上,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式出台《江苏省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工作指南(试行)》,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原则,在全国省级层面首倡“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新概念。该文件全面、系统、详实地诠释“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的模式,旨在保护传承非遗资源的基础上,突破时间、空间、形式的限制,在景区内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植入形式多样的非遗展陈、展示、展演、体验活动,让游客在景区内全程感受、全程共享非遗活态魅力。

  拓展推广平台

  “非遗购物节”带火线上线下

  以“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为主题,去年5月28日至30日,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江苏省非遗系列活动暨第四届中国(淮安)大运河城市非遗展举办。活动中,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淮安市人民政府等联合主办的2021江苏非遗购物节同步启动,在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景区线下展销展演的同时,线上协调阿里巴巴、京东、唯品会、拼多多、抖音和中国手艺网6家电商平台,遴选江苏200余家店铺非遗产品参加非遗购物节线上销售。在展会现场的江苏非遗购物节直播间,知名主播逛吃展会,吸引众多市民围观打卡,3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做客直播间,倾心讲述非遗故事,直播间线上观看人次超10万。

  非遗资源与文化创意结合,促进合理利用与融合发展,形成产品向业态、场景、创新转化,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产业发展处负责人表示:“我们注重将非遗资源植入文旅场景,在文化和旅游的产业空间中引入非遗大师工作室、非遗体验坊等,提供非遗集聚、转化、创新的载体,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传承发展,较好地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