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新华社) |
中评社北京4月30日电/据经济日报报道,截至4月29日,全国已有30个省份发布今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成绩单。总体看,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国内疫情起伏反覆等考验,各地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地方经济实现平稳开局,22省份经济增速跑赢全国,中西部地区增长较快。
稳字当头固基础
从总量看,广东、江苏、山东依然稳居前三。一季度,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498.79亿元,江苏和山东分别为27859亿元和19926.8亿元。此外,浙江、河南、四川、福建、湖南、湖北、安徽和上海一季度GDP均在万亿元以上。
从增速看,22个省份经济增速高于全国。新疆、江西、福建、湖北、贵州、山西、湖南、海南、内蒙古等9个省份增速超过5.5%。其中,新疆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高于全国2.2个百分点,在已发布数据的省份中居首。
分区域看,中部地区增长势头强劲。江西、湖北同比分别增长6.9%和6.7%。湖北省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基于去年低基数带来高增速,今年一季度湖北多项指标呈现趋势性收敛,但拉长焦距纵向看,经济回归常态化的路径依然清晰。山西、湖南分别同比增长6.5%和6%,安徽同比增长5.2%;河南同比增长4.7%,增速略低于全国水平。
西部地区稳扎稳打。贵州同比增长6.6%,内蒙古同比增长5.8%,四川、云南、甘肃均为5.3%,重庆、宁夏均为5.2%,陕西、青海均为5.1%,广西同比增长4.9%。陕西省统计局总统计师胡清升表示,一季度陕西经济稳中向好,经济呈现增速逐渐恢复、质效稳步改善、后劲蓄势向好的态势。
稳中求进提质量
在全力以赴稳增长的同时,各地不断强化“进”的势头,发展质量效益持续提升。
三次产业中,工业发挥重要支撑作用。一季度,在多项促进经济平稳运行政策作用下,安徽省工业增加值增长7.4%,快于GDP增速2.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5.4%;贵州省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31.3%,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6.5%;黑龙江省以产业振兴为引领,工业经济开局良好,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7%,比上年同期提高3.7个百分点。
三大需求中,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得到更好发挥。“今年一季度投资增速回暖,是北京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北京市统计局副局长朱燕南表示,投资增速回暖,是扩大内需和政策适当靠前发力的重要体现。一季度,北京市集成电路领域项目带动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43.7%,信息服务业投资拉动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42.7%,为高精尖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重大项目支撑有力。一季度,在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推进力度持续加大的带动下,江苏省计划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个数同比增长25.2%,完成投资增长15%,对投资增长贡献率达54.4%。制造业投资引领增长。重庆市制造业投资一季度同比增长14.4%,已连续13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明显快于全部投资增长。
从消费看,恢复发展的基础有待夯实,升级类消费增势较好。在北京,冬奥会拉动消费增长的成效明显。一季度,全市居民滑雪滑冰消费的频次同比增加近三成;在浙江,化妆品、饮料、通讯器材、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销售增速均超过10%,新能源汽车销售增长1.2倍;在河北,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中西药品、文化办公用品、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5.5%、10.8%、286%和55.1%。
“新”的动能在集聚。一季度,海南省完成高技术产业投资较去年同期增长30.9%,一批高技术制造业项目建设提速。新兴产品增势强劲,一季度,山西省可穿戴智能设备零售额增长2倍,新能源汽车增长1.9倍,计算机及配套产品增长16.1%;河南省服务器、集成电路等产量同比实现成倍增长,光电子器件、工业机器人、5G智能手机等高技术产品产量均增长两成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