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陈锦云建言:香港应建设中国的国际留学高地
http://www.CRNTT.com   2022-05-01 09:22:48


 
  土地空间配套上,可以在北部都会区建设大学区,集中香港多所高校,以及联动其内地分校、甚至深圳、广东高校的优势学科,吸引研究生和科研人才,重点打造符合香港和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所需的创新科技。香港可主动积极结合深圳优势,特别是结合香港北部都会区临近的深港河套科技园区,推动香港和深圳在科研和创新产业链的整合与合作。人才跨境流动配套方面,研究为科研人才和海外来港留学人才提供粤港或深港共同人才签证的可能性,积极推动人才在深港之间、粤港之间更便利流动,并整合香港、深圳等城市人才政策,加速国际留学人才、创新人才和创科产业在整个粤港澳大湾区聚集并且作用于产业经济发展。
 
  设立大湾区研究规划部门 任用更多本地和内地人才

  香港政府机构中没有类似内地专职研究规划的发改委(发改局)的设置,可以考虑设立大湾区融合发展的专门研究规划部门,与内地相关部门衔接工作,在政策的前期研究做更多探讨交流、深入理解对方需要和各种考虑,在落实规划过程中做好双方各种协调,排除障碍!香港本地高校和行业中有许多人才,内地高端智库、高校、行业也是人才济济,用人唯才,香港也可以进一步吸纳内地人才,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中为香港出力!

  告别治理香港的心态“劏房”

  香港社会期待着告别“劏房”,市民可以住上更有尊严的居所。新的时期,在治理香港心态上更要告别困于1000平方公里本土这块“劏房” !粤港澳大湾区是香港社会经济发展的“千尺豪宅”,香港如何服务好、建设好、“打理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个“豪宅”,是香港要完成的一篇重大文章。其中如何把香港建设成为中国的国际来华留学人才中心,如何打造香港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人才蓄水池,是香港强项。这对不断提升香港的国际性和国际影响力,对香港自身和整个大湾区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来源:紫荆杂志,作者陈锦云为大湾区教育融合发展智库创办人、主席)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