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日圆汇率遭“双核”打击
http://www.CRNTT.com   2022-05-02 09:02:56


  中评社北京5月2日电/据大公报报道,  4月28日,日圆兑美元汇率跌破131,日内跌幅达2%。日圆汇率大跌引发国际外汇市场一连串“巨震”,非美货币兑美元全线大跌。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跌破6.65关口,创下2020年11月以来的新低;欧元兑美元跌破1.05关口,为近五年以来的新低;英镑兑美元跌破1.25关口,为2020年7月以来首次。美国州际交易所(ICE)美元指数一度升至103.71,刷新2017年1月以来新高。

  自美联储3月份加息以来,国际投行对货币政策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国际油价大涨削减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对美联储加息构成的挑战;二是美元升值对土耳其、阿根廷等新兴国家的汇率及债务市场带来威胁。但此轮日圆兑美元汇率大跌正在发出强烈的信号,警告我们的注意力不应该集中在美国和新兴国家,而是美国之外的所有国家;美元面临的国际原油的挑战,同样适用于非美元货币,后者的挑战可能更为严重。

  换言之,很少人意识到,美国之外的国家可能遭受“双核”打击:一是美联储的紧缩政策推动美元指数上涨对金融市场带来威胁,尤其是负债率高且仍在坚持宽松政策的国家;二是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也对金融市场带来威胁,尤其是能源、粮食及大宗商品自给率低的国家。对于仍坚持宽松政策且能源粮食自给率低的国家来说,“双核”带来的冲击呈现相互增强效应,国内资本主动或被动地追逐美元的同时又追逐国际原油,更大规模地抛弃本币,进而冲击汇率、债务、证券、房地产及所有金融市场。

  在过去的每一轮美元紧缩周期中,新兴国家都会遭遇一定程度的金融动荡,但这一次不一样。能源依赖度高与长期维持宽松政策的日本,以及正在陷入能源危机的欧洲,成为了可能遭遇“双核”冲击的危险经济体。

  日美货币政策相背离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