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疫情炸开 游盈隆:蔡政府惊慌失措狼狈不堪
http://www.CRNTT.com   2022-05-05 18:50:46


游盈隆谈台湾疫情。(照片:游盈隆脸书)
  中评社台北5月5日电/台湾疫情大爆发,台湾民意基金会董事长游盈隆今天在脸书表示,陈建仁是蔡英文最信赖的防疫专家,但当他看到陈4月28日在脸书最后一段文字时,“我就感觉大事不妙了”,“天啊!陈建仁的3个只要,不就是预告蔡政府当前最欠缺的3项作为吗?难道是他委婉向人民示警吗?”游盈隆更说,已经有好一阵子没看到蔡政府上下惊慌失措、狼狈不堪的样子了。

  陈建仁谈的3个“只要”:“只要疫苗覆盖率继续大幅提升、快筛试剂充分而且普及社区基层、快筛阳性而必须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都能在黄金时间内接受治疗,重症数及死亡数即可大量减少,无须过度恐慌”。

  台湾今日有30035例本土个案及71例境外移入(36例为航班落地采检阳性);另确诊个案中新增5例死亡。“卫福部”今天推估5月11日单日确诊案例范围落在5万4124例至10万2743例之间,最高机率则为7万5244例。

  游盈隆说,已经有好一阵子没看到蔡政府上下惊慌失措、狼狈不堪的样子了。最近一次是距今半年前,四项公投倒数计时50天左右;另一次,是去年5月疫情风暴乍起,疫苗严重短缺时。这2次执政危机,蔡政府都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惊险过关。面对这次猛烈的Omicron危机,蔡政府还可以依样画葫芦吗?

  游盈隆指出,“要快筛没快筛,要疫苗没疫苗,要治疗药没治疗药...”,这是一位当过部级医院院长昨天亲口对他述说的感叹,反映的是社会普遍的心声与无奈。这是典型的民怨,而且深沉。

  他表示,随着每日确诊者大量增加,中重症患者与死亡人数快速攀升,家属无语问苍天;快筛一剂难求,一般民众阮囊羞涩尚须挤出500元来买;儿童父母面临莫德纳或BNT疫苗选择的进退两难,心急如焚;治疗药如Paxlovid量少价高,民众只能乾瞪眼,怀疑只有权贵能拿到。到底为什么?一贯以“会做事”自豪的苏“内阁”何以沦落至此?

  游盈隆指出,蔡英文昨天在民进党中常会“震怒”,因为快筛试剂之乱,但震怒无法撇清自己是执政团队最高领导人该负的责任。此外,蔡提点民众“今年台湾人均GDP可望超越韩国”,只不过这个提点时机很尴尬,当此时此刻6成以上台湾人因疫情冲击而担忧个人工作与所得时,蔡英文这样的“暗示性邀功”,不但不是时候,也显得很无厘头。

  他指出,最近疫情吃紧,台湾官方防疫表现与过去两年截然不同,不少政策作为令人摸不着头绪。举一个例,最近“与病毒共存”的社会舆论狂吹,指挥官陈时中也多次正面回应,包括未来可能“不公布确诊数字”等等,令人非常错愕,他很担心“疫情透明性”可能被政府弃之如敝屣。如果防疫必须在“清零”及“与病毒共存”两个极端之间的光谱做选择,台湾应该可以找到很好的立足点。台湾本是世界防疫楷模,只要稳扎稳打,渐进调整对策,照理说,不必也不应一夕之间解除相关防疫管制,大步向“与病毒共存”迈进。

  游质疑,为什么当前蔡政府“新台湾模式”的防疫作为给人一种“未战先降”的感觉?甚至有亲政府的专家变相公开鼓吹拥抱病毒,急于向病毒臣服?在全球普受尊敬的美国防疫权威佛奇最近再度提醒世人“(这个病毒)每隔几个月就会出现一些变种,真的很难达到群体免疫。”奇怪的是,受蔡政府信赖的一些专家却反其道而行,令人费解。

  游盈隆也指出,平常不轻易露面的陈建仁,现在是蔡英文最信赖的防疫专家,4月28日在脸书对当前疫情发表意见。当他看到陈脸书最后一段文字时,“我就感觉大事不妙了”;陈建仁说:“只要疫苗覆盖率继续大幅提升、快筛试剂充分而且普及社区基层、快筛阳性而必须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都能在黄金时间内接受治疗,重症数及死亡数即可大量减少,无须过度恐慌”。

  游盈隆忧心指出,“天啊!他这3个只要,不就是预告蔡政府当前最欠缺的3项作为吗?这难道是陈前“副总统”委婉向人民示警吗?”

  他也说,疫情演变紧紧牵动选情,这是不争的事实。今年2月,农历春节过后,他根据长期对台湾民意与选举的研究和经验,提出“2022年九合一地方选举的大势走向明显对蓝营不利”,但当外国朋友问说“还会不会有其他影响选情的变数出现”时,他斩钉截铁说,“疫情与其他重大突发事件”。3月底,当“立法院”18岁公民权“修宪”公投案过关后,他做出同样的论断,但增加一个不利,就是“修宪”公投因素,所以称之为“4缺2不利”。

  游盈隆表示,如今疫情大爆发,对蔡英文政府势必构成极严重的挑战,一个处理不好,不但2年来防疫杰出表现前功尽弃,也必将为2022选情投下超级大变数。的确,疫情始终是一个难以猜测却客观存在的恼人变数,但真正会影响选情的其实是蔡政府处理疫情的态度、方式与效能。

  他表示,1个月前,他谈台北市长选情的结论是“陈时中能否如愿参选台北市长?现在已出现变数,随着疫情急遽飙升,如短期内不能有效控制,最终恐分身乏术,参选可能性会下降,民进党换将可能性上升”;1个月过去,现在看来是一语中的,如果不是一语成谶。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