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双面月球:一次巨大撞击的两种结局
http://www.CRNTT.com   2022-05-10 17:01:20


 

  在解释巨型线性构造方面,国外研究人员通过“圣杯号”月球探测器的重力数据,观察到了包围风暴洋克里普地体的巨型线性伸展构造,进而提出风暴洋克里普地体形成的内生模型。该模型认为并不需要额外的撞击事件就能产生风暴洋克里普地体。肖龙表示,要验证该模型,可能还需要对风暴洋克里普地体进行更高分辨率的重力模拟。

  月球两面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二分性

  千百年来月球只有一面朝向地球,另一面始终背对地球。这是人类探月的重要发现之一。更为神奇的是,月球面对和背对地球的两面,有很大不同,这就是所谓的月球二分性。

  已有研究发现,“月球除了形貌、地质和化学元素存在二分性外,在重力、磁、热等特性上也都存在二分性,产生机理多不相同。”平劲松说。

  月球并不是一个密度平均的天体,科学家发现,月球体内存在不少“质量瘤”,其分布规律呈现二分性。平劲松解释,月球正面月海地区下方存在高密度物质,形成许多重力高于周边的巨大“质量瘤”,而“质量瘤”在月球的背面要少一些,而且也小得多。平劲松指出,月球正面“质量瘤”偏多偏重,导致月球的质量中心与形状中心不重合,前者比后者更靠近地球方向约2公里,引起的力矩潮汐作用锁定月球自转与绕地球公转手性一致、周期相同,使得月球一面长期面对地球、另一面长期背对地球。

  据报道,目前月球磁场的强度不足地球磁场的千分之一。平劲松指出,月球形成与演化历史上是否存在强磁场还颇具争议,但是月球表面的磁场也存在正面弱且少,背面稍强且分布范围广的二分特性。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