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再生生保系统:保障航天员长期驻留空间站
http://www.CRNTT.com   2022-05-20 16:24:26


  中评社北京5月20日电/据解放军报报道,北京时间2022年5月10日,伴随着一声“点火”,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搭乘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飞向中国空间站,拉开了又一次中国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序幕。

  从神舟五号21小时的太空之旅,到神舟十三号航天员长达6个月的太空驻留,仅靠一次性地面补给已不能满足任务需要。为航天员提供环境控制、生命保障和应急保障等功能的空间站环控生保技术,成为实现空间站在轨长期运行的关键。

  对于保障航天员在轨生命安全的环控生保科研人员来说,安全是他们研制和运营产品的底线。在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一周年之际,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环控生保室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那些曾经参与空间站任务再生式环控生保关键技术攻关的科研人员,一起回顾当初的奋斗时光,展望中国载人航天的美好未来。

  “好比用冲刺的速度跑完一场马拉松”

  和熟悉的同事们再次面对面坐在一起,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环控生保室二氧化碳去除子系统负责人张勇平感慨颇深。过去那些一起奋斗的时刻,满满当当充斥着他的记忆。忙碌,将时间无限拉长。回忆起产品研发的那段日子,张勇平觉得“那时候的每一天都在全力奔跑”。

  从论证设计到完成初样产品设计,他们只用了3年。3年,环控生保科研团队以过硬的攻关能力,创造了环控生保技术发展的“中国速度”。

  用环控生保室主任卞强的话说,“我们团队的工作状态,好比用冲刺的速度跑完一场马拉松”。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环控生保科研团队接到通知,要在短期内完成产品正样交付任务。

  那年春节,许多人都是在办公室里度过的。他们和家人急急忙忙吃顿年夜饭,又火速投入到工作中。

  这是一场接力赛。

  水处理子系统总装集成负责人熊涛加入团队后,经过两年历练挑起大梁,担任负责人。微量有害气体去除子系统负责人周国栋是个90后,25岁就成为最年轻的子系统负责人。二氧化碳去除子系统负责人张勇平在正样产品交付任务中连续工作了一个月。完成主体工作后,他因身体原因不得不暂停工作。随后,刚入职没多久的白攀峰,在总体负责人杨润泽的帮带下,及时顶上空缺,完成后续任务。

  研究员李英斌记得,在空间站任务启动时,他们5个子系统负责人集中到一起,封闭办公十多天,没日没夜研究讨论,终于按节点拿出了一套总体方案。

  如今,看着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里自由呼吸、舒适生活,他们的心里满是成就感和自豪感。回忆起那段艰难的日子,曾经的技术负责人尹永利说:“那时我们只有一个信念,就是让航天员在天上安全舒适地工作和生活。我们做到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