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工业向数码转型 李家超:无创科就无未来
http://www.CRNTT.com   2022-05-23 15:42:56


 

  邓希炜表示,目前五间顶尖大学有很多生物科技、医学、西药方面的研究,但却没有商业化,忽略了香港在健康科技方面的优势。“创新园”基地是一个很好的枢纽,给本港的中小型企业提供制造产品的机会。在工业中心的带动下,这些企业能补充制造的缺口,完善本港上中下游的生态链,亦能促进经济多元化。

  邓希炜续表示,废物处理向来是香港的迫切问题。发展绿色科技不仅可以改善环境,还可增加就业多样性。港大研究团队发现,超过六成绿色企业在港设立生产线所需空间超过1万平方呎,反映回收业未有利用先进技术。若能善用科技,即可有效降低用地及生产成本。

  至于食品科技方面,科技园公司行政总裁黄克强亦于日前透露,政府现已邀请科技园构思发展“AMC 2.0”,相信会循食品制造方向研究,期望继续提供高效厂房、无尘车间及自动化技术配套,便利更多行业投入创新制造。

  未来工业发展:

  是潮流也是科研竞争

  事实上,香港再工业化亦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国际化等优势。立法会议员孙东对大公报记者表示,香港院校的研发人员拥有丰富的国际科研合作经验,是国家创新体系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技基础上进行的工业发展将是一种新潮流,而世界未来的工业竞争,亦是科研的竞争。”

  其次,香港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自由港的地位、便捷的多模式联运网络,一直是亚洲区内的物流枢纽,拥有国际化的营商优势,在国际贸易中占重要地位。第三,香港背靠祖国,拥有广阔的内地市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使得香港更深度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拥有源源不断的发展机遇。

  话你知:港式“工业1.0”至“4.0”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