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抓住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红利
http://www.CRNTT.com   2022-06-04 09:41:35


(图片来源:央视网)
  中评社北京6月4日电/据经济日报报导,近来,有关内外贸一体化的话题热度不减。在日前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打通内外贸,构建双循环”专题进行了介绍。此前,商务部等14部门还宣布正式启动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建设,力争用3年时间,培育一批内外贸一体化经营企业,打造一批内外贸融合发展平台,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融合发展的产业集群。

  内外贸一体化这个概念,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有所提及。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贸易领域普遍存在着外贸企业没有内贸经营权、内贸企业不能经营外贸的现象,有专家对此提出了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建议。不过,当时对内外贸一体化的强调,主要侧重点在于推动企业内外贸经营体制的一体化。

  上述问题在此后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基本得到解决,但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再次被提及。不过,在出口市场持续多年“高歌猛进”的强劲势头下,企业对于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愿望,似乎并没有那么强烈。

  这一状况直到近年来才有改变。中国外贸体量在逐步增大,随之而来的还有各种贸易壁垒及争端。虽说中国外贸企业大多是在市场风雨中成长起来的,先天具有韧性足、对市场敏感等特点,但在我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第一货物贸易大国的背景下,外贸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已经发生变化,客观上需要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这也意味着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时机已具备。

  事实上,很多外贸企业近年来已着手开拓国内市场,不少内贸企业也积极利用电商平台试水海外市场,内外贸融合发展的态势越加明显。同时,政府部门也在积极发挥“有形之手”的作用,不断加快内外贸一体化管理体制构建,努力为内外贸市场对接创造条件。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许多广交会上的“老外贸”也频频出现在进博会、消博会的展会上,一大批既从事外贸又从事内贸的市场主体正不断成长起来。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