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中国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http://www.CRNTT.com   2022-06-05 15:20:54


 

  如果抛开有关“粮食短缺”的悖论和偏见,就会发现粮价上涨、有价无市才是“危机制造者”,“吃不起”导致“没得吃”。今年一季度全球粮食价格同比上涨接近20%,其中小麦价格上涨60%。世界银行的估计显示:粮食价格每上涨一个百分点,全世界就将有1000万人陷入极端贫困中。“吃不起”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诱因也不一而足。除了全球经济不景气、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从业人员短缺和物流成本上涨、肆虐全球主要产粮区多年的极端气候以及俄乌冲突造成粮食减产等因素,人为操纵以及市场恐慌的相互作用成为上述因素的“催化剂”和“放大器”。

  人为操纵的背后是两个“利”字。首先,跨国粮商巨鳄垄断全球粮食定价权,攫取经济“暴利”。“ABCD”四大粮商,即ADM、邦吉、嘉吉、路易达孚垄断了全球80%以上的粮食交易,其中3家为美国企业。国际粮价高企之际,四大粮商凭借全球垄断地位和雄厚的资本实力在粮食期货市场上呼风唤雨,低买高卖,大肆收割各国粮食财富。今年4月,ADM、邦吉股价相比1月分别上涨逾50%、40%。嘉吉家族成员今年身家暴涨两成。路易达孚预计今年利润增长80%。第二,以美为首的西方国家以粮固霸,捞取政治“实利”。美国利用国际社会特别是缺粮发展中国家的恐慌,把“粮食危机”根源表面化,单纯强调战争对危机的影响,对俄进行经济和“道义”制裁;把“粮食危机”武器化,煽动发展中国家对俄仇恨和对中国的怨怼,鼓动追究俄“战争饥荒罪”,大搞地缘战略和阵营对抗。

  少数国家和企业的“暴利”“实利”刺激很多依赖农产品进口的发展中国家卷入饥荒焦虑和恐慌。截至5月中旬,全球至少有35个国家和地区实施50多项农产品出口管制措施,其基本逻辑都是对高粮价不安情绪的持续积聚,担忧国内农业供应不稳定,因而优先保障国内需求。恐慌引发的粮食出口管制和禁令又刺激贸易保护主义盛行,进一步推高全球粮食期货价格,甚至引发多国骚乱,形成恶性循环。

  作为全球第一大粮食出口国,美国对当前“粮食危机”负有主要责任。美国不但对产生危机的根源推波助澜,还顾左右而言他,拿出其粮食垄断利润的千分之一作为粮食援助,做足表面功夫,赚取眼球和廉价道义优势,企图转移、扰乱国际社会对危机根源的关注,进而巩固美主导的不公平的全球粮食贸易秩序。即使是援助,美国也越来越没耐心把戏做足。叙利亚农业部门通过抽样检验发现,美国国际发展署向叙援助的3000吨小麦种子中,四成含有粒线虫病,不仅不适合种植,还会对当地农业生产带来巨大危害,破坏叙粮食安全。与此同时,驻叙美军却派出40辆卡车偷运当地小麦,上演了一出现代版“借生粮、还死粮”的灭国策。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