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加速时代下的中国动漫
http://www.CRNTT.com   2022-06-10 14:53:35


 

  人们可以为代码、符号、数据真情实感地消费,那些投射了人们过剩的想象的完美对象,将实体化的动漫产业中的“角色商品”转码为“数据库商品”。相应的,人们对“故事”本身的消费模式也在数据库化,这种变化正是:故事消费衰落,角色消费兴起。

  当然,并不是说“故事”在今天变得不再重要,而是对“故事”的消费方式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既与网络媒介的丰裕性与可得性相关,更是将二次元动漫的文化影响,经由网络文化的转译而“破壁”到大众文化。

  此时,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接受一部作品的单位不再是整体的故事,而是角色,“具备相当程度影响力的角色,它被想象成可以脱离原创的故事,可以自律性地存活在关联作品或二次创作等其他的故事中。”日本的御宅族文化研究学者东浩纪将这一现象命名为“角色的自律化”。最典型的一处现象便是,比起讨论角色的人物性格本身,当下我们更多的是讨论“人设”。

  传统角色的人格魅力需经由故事完整且精彩地演绎,才能登入典型形象之序列。“人设”与“故事”的关联松动了,有时甚至是事先亮明的信息:而熟知某套故事数据库的观众们,“人设”就像角色与自己之间的一层皮肤,他们挑选一种熟悉的“人设”穿上,便可代入到作品中。有时,他们感慨“这个人设也过于真实”,甚至不需要看完某一作品。

  我们常会看到一个不够精品的网络作品却“捧红”了一个足够经典的“人设”,让“人设”直接参与到网络动漫文本的生产与流通过程中。比如《哪咤之魔童降世》中极致但有效的“美强惨”人设。当然,这也存在问题,“人设”的高度可复制性造成了其“病毒式传播”,“同质化”人设同台打擂,会在一种“预判了观众的预判”的循环中,反过来削弱人物原本的真实感——过于套路而有损于可信性。

  即便是同样作为实体衍生品的玩具,无论是如同当代年轻人之“赌徒式”精神符号的盲盒,还是迪士尼新晋“顶流”玲娜贝儿,它们的流行与被喜爱都不再需要“故事”作为承接,而是捏好形象与设定即可。所谓的IP,也不再指向原创作品或故事的跨媒介流动,而是一组组授权的形象。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