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发挥数字金融在支持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
http://www.CRNTT.com   2022-06-11 08:41:37


 
  2 数字金融支持经济增长需把握好三个关系

  文章指出,当前,中国数字金融的发展已经取得长足进步,但数字金融在支持经济增长中仍然面临诸多挑战,未来需要着重处理好以下三方面的关系。

  一是把握好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数字金融是数字驱动与科技驱动的一种特殊金融业态,技术是核心,而金融是本质。数字金融在发展过程中既要顺应数字技术发展规律,更要遵守经济和金融运行规律。一方面,数字金融作为金融中介工具,必须发挥好配置资源、分散风险、清算支付等金融基本功能,要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第一要务,不能靠技术信息的垄断来进行金融套利,更不能造成金融“脱实向虚”和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要善于通过数字赋能来提供差异化的金融产品供给,充分发挥数字金融的长尾效应和规模效应,提升金融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适配性。

  二是把握好数字金融与金融监管的关系。数字金融打破了传统的金融业态,推动技术创新、金融创新与数字创新的融合发展,但也可能引发监管真空、监管套利等问题。一方面,数据具有易复制、易篡改等特点,一些大型科技公司可能会利用平台效应和数据优势,突破行业、地域经营的限制,变相从事借贷、资管、征信、助贷等金融服务,在监管缺失的情况下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另一方面,知识图谱、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运用也会丰富监管机构的监管手段,促进跨市场跨业态跨区域金融风险识别、预警和处置,使得金融监管更有效率和更加具有针对性,为经济增长提供稳定、可持续的金融监管环境。

  三是把握好数字金融与宏观调控的关系。4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扎实稳住经济。要充分发挥数字金融在财政、货币、产业政策等宏观调控中的特殊作用。一方面,数字金融具有可追溯性等技术属性,监管部门能够掌握货币流通节点、流通线路、周转速度等信息,这有利于政府部门从微观角度把握宏观经济动向和调控经济预期;另一方面,数字金融能够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释放内需,形成经济增长效应,便捷的数字金融产品能够刺激消费,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进而有助于稳定经济。

  3 促进数字金融发展的着重点

  文章认为,数字金融是中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向,为进一步激发数字金融的经济增长效应,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构建和完善数字金融的生态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发展数字金融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双轮驱动。国家层面应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尽快制定数字金融发展战略,明确数字金融发展的目标、路径、准入与退出机制。国家相关部委应在财政、税收、产业、数字等方面出台与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配套政策,强化政策的集成效应;金融机构应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到金融产品设计、信贷审批、风险管控等各个环节,通过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不断提升数字金融对企业研发、产业升级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适配性和精准性;金融机构应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合作,通过联合工商、税务等部门,建立起完整的数字经济创业创新企业信息收集、披露和信用评价体系,实现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和科技创新企业之间信息的共享和有效传递,打破“唯抵押物论”的束缚;金融机构需依托制造业核心企业,创新研发贷款、订单融资、保理融资、应收账款融资等组合方式,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打造数字金融闭环生态。

  加快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数字金融平衡协调发展。数字金融要通过数字驱动和技术驱动缩小金融资源的区域分布差异。中西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应着力提升智能金融网点的数量和规模,通过“互联网+金融”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着重提升中小微企业、个体户和居民的资金可得性。同时,加大数字金融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应着力提升数字金融的资金配置精准度,着重通过数字金融工具和产品创新提升金融服务于不同企业、不同人群的效率,避免出现大型企业“授信过度”和中小企业“授信不足”并存的局面。强化农村地区的数字金融体系建设,大力支持乡村振兴。做好“线上+线下”业务,研发适当有效的产权抵押、使用权抵押、活物抵押数字金融产品,助力提升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

  优化数字金融的监管体系,构建经济平稳发展的政策环境。数字技术发展为金融风控提供了“科技方案”。未来需进一步建立健全适应数字金融发展的市场准入制度和公平竞争监管制度,监管机构要针对数字金融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监管体系,加快建立数字化监管规则库,实现监管规则形式化、数字化和程序化。加快出台数字金融平台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推动相关企业在适度监管下实现资本有序发展,维护行业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金融机构要充分运用数字技术赋能金融风险防控,主动采取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现代科技手段优化风险防控指标与模型,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