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如何适应社会“柔软化”趋势
http://www.CRNTT.com   2022-06-19 08:28:37


  中评社北京6月19日电/“柔软社会”是指社会生活充满活力和弹性的一种发展状态。当下中国已经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呈现更显着的“柔软化”趋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文化消费出现新的时尚和潮流。龙泉寺的贤二和尚公仔等周边产品,依托故宫IP资源开发的《韩熙载夜宴图》等潮流App,河南卫视的“唐宫夜宴”等系列节目,将传统文化与新兴技术形式相结合,以柔性化方式让传统硬核IP“飞入寻常百姓家”。调查显示,2021年近半数青年消费者的精神文化消费支出较去年有所增加。第二,“她经济”与“她力量”崛起。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女性群体的话语权和传播能力大大增强,统计显示,头部网红中女性传播力和带货能力是男性的3倍。与此相应,舆论场中女性群体意见表达的声量和能见度也获得较大幅度提升。第三,公众期待更柔性细腻的社会公共治理。以疫情防控中的宠物问题为例,中国多地在市民隔离期间妥善安置宠物,受到网民称赞。宠物为人们提供了重要的精神陪伴,养宠物的家庭也大都将宠物视为家里的“小成员”。因此宠物问题背后是人心问题,尊重个体权利和心理感受,社会公共治理才能赢得公众的情感认同。

  “柔软社会”的到来要求政府部门在观念与实践上都要做出相应调适。一是树立广泛协商意识,培育社会信任机制。多元社会主体之间的平等协商,是凝聚社会各方共识、构建社会信任与合作机制的重要基础。这一机制的建立将降低社会运作成本,增强社会应对各种危机和矛盾的制度与情感韧性。因此,培育社会多元主体之间的平等协商意识,是适应“柔软社会”的观念前提。

  二是注重通过非强制方式实现多方合作与共治。强化有效沟通、慎用强力手段是满足人民群众对更高社会治理期待的基础。在常态化社会治理中,强力手段的频繁靠前使用,会导致“按下葫芦浮起了瓢”的不良效果:表面上看社会问题得到暂时化解,但却可能导致公众对有关部门情感上的疏离。这无形中会降低公众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积极主动性。

  三是要尊重个体社会成员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精准施策,不搞“一刀切”和“一风吹”。当下,疫情给社会经济带来严重冲击,有关部门应该主动作为,发挥互联网社会心理减压阀与社会救济窗口的作用,为不同阶层社会成员度过疫情煎熬营造宽松氛围。此外,有关部门在政策出台过程中,应充分吸收民意,评估政策实施的情感效果,严禁层层加码,减少政策实施可能带来的社会心理震荡。

  四是扎紧医保、社保等民生“保障网”和“安全绳”。现代社会是典型的风险社会,许多重大风险事件无法在个体层面回应和化解,需要依托健全的社会制度体系来应对。医保、社保等民生保障措施是保障个体福祉、构建“柔软社会”的底层要件,防止社会成员因各种风险事件被甩出社会发展轨道之外。此外民生保障制度体系的完善,也有利于预防和减少各种反社会恶性事件的发生频次,提升全体社会成员的安全感。

  最后,法律是“柔软社会”的“护栏”和“定盘星”,但法律并非越多越好。立法应充分论证和凝聚民意,更注重保护公民权利,否则叠床架屋的法律条文,可能会压抑社会活力,导致社会“板结”,并可能因缺乏可行性而损害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沈阳(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