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吉林珲春:擦亮候鸟迁徙的“星级驿站”
http://www.CRNTT.com   2022-06-21 13:37:07


 

   当其他人还抱有疑虑的时候,林魁成为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当年秋收,他算了一笔账。“不用化肥产量下降了一些,候鸟停留损失了一些,但是留下了有机肥料,而且这样种出的大米市场更认可,价格高出四五倍,我的收益比往年更高。”林魁说。

  从不适应离开农药和化肥,到逐渐掌握生态种植技术;从人工除草,到通过养殖鸭子来“除草”,大雁米产量和品质不断提高,还销往北京、上海等地。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大雁米种植队伍。

  2015年,九沙坪村成立了珲春市大雁米种植专业合作社,与珲春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等组织合作推广,创建了品牌,大雁米的名声越来越响亮,许多外地的老客户从春耕开始就预订大雁米。

随着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敬信湿地的候鸟种类越来越多,不仅有寻常的白额雁、豆雁等,还有白尾海雕、虎头海雕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

  这几年,每到迁徙季,四面八方的人就会和候鸟一样,成群结队地赶来,一睹候鸟风采。“敬信湿地的鸟很有名,又多又漂亮。”北京摄影爱好者张延说,他总要约上朋友来九沙坪村住上一周,一边拍鸟,一边游玩。

  候鸟带来了“流量”,“观鸟经济”在九沙坪村悄然兴起。村里顺势发展起特色旅游产业,不少村民经营起餐饮、住宿等项目。“鸟多了,人来了,生活更好了。”村民肖建华说。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