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网评:反噬苦果凸显美国反华的战略困境
http://www.CRNTT.com   2022-06-22 09:49:32


 

  短视政策加重民众负担

  疫情和俄乌冲突带来的全球产业链循环不畅和供应链难题,让拜登政府加速在半导体等领域和中国脱钩,欲通过“印太经济框架”(IPEF)建立排除中国的供应链。印太国家和中国均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在核心产业链上更形成了密不可分互利多赢的纽带关系,拜登政府要构建孤立中国的供应链,就是斩断印太国家和中国的互利多赢关系。

  这是美国的一厢情愿,因为印太国家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即使表面上配合美国反华,也不愿和中国失去经贸联系。区域各国,无论是日韩、东盟10国还是澳纽及太平洋国家,他们固然有意识形态方面的倾向和地缘政治的偏好,但也不愿在经贸利益和供应链上脱离中国。而且,拜登政府的政策设计能维持多久还是未知数。美国政党政治的特点,决定了美国政策的短期行为。

  更糟的是,旨在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美国竞争力的《美国竞争法》进入国会协商的关键时刻,若法案实施,美国国会将对中国网络审查作为重点并以此对华实施惩罚性关税。这一带有明显针对中国的法案,将使美国陷入对华关税战的恶性循环中。事实却是,对华关税战(制裁)不仅推升美国通胀,而且加大了美国企业和民众的生产与生活成本。这一法案,也将误伤很多的美国盟友。因此,这一充满政治偏见和霸凌色彩的法案,美国将会收获来自中国和盟友的更多反噬苦果。

  美国不是万能的。美国两线作战──欧洲反俄、印太反华,让美国疲于应付。美国国内高通胀和中期选举,让拜登政府压力山大。内忧外患,是拜登政府难解的战略困境。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