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天津智能科技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http://www.CRNTT.com   2022-06-27 14:32:5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拿出了空间砷化镓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技术,为“天津号”带来了31%的光电转化效率;南开大学和天津理工大学团队带来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技术,使“天津号”车身的太阳能板受光面积最大化……去年10月,“天津号”完成整车联调联试和固定场景示范运营,各项攻关指标初步达到榜单要求:测试数据显示,光照充足的晴天,续航里程超过70公里,阴雨天气也能续航50公里。

  天津市科技局党委书记毛劲松表示,今年天津将继续推广“揭榜挂帅”等科研项目组织模式,扩大自主立项试点范围,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

  优化创新生态环境,离不开完善的创新服务体系。

  “相比于一些孵化器提供融资等常规服务,我们最大的优势在于背靠科大讯飞这棵大树,将科大讯飞的技术与入驻企业的创新技术有效对接。”天津智汇谷总经理郭华介绍,2018年,天津港保税区与科大讯飞联合打造的智汇谷投入运营,4年来累计引育孵化企业超过250家,孵化企业累计产值超过125亿元。

  去年初在智汇谷注册成立的天津零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将科大讯飞的遥感影像AI技术与自己团队的无人机设计制造技术成功嫁接,新产品被应用于测绘领域,迄今营业收入已超过千万元。今年4月,科技部公布2021年度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名单,天津智汇谷榜上有名。

  目前在天津,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达86家,在孵企业4300家;市级以上众创空间达206家,常驻企业和团队6200个。

  天津还持续健全完善相关标准、信息基础设施、人才培养体系、公共服务等,夯实智能制造发展基础。设立百亿级智能制造专项资金,至今已累计支持2998个项目,全市安排资金91.9亿元,带动投资超过1200亿元。搭建起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等十大产业人才创新创业联盟,助推科研成果转化。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