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盛九元:民进党当局政治操作不利于两岸经贸
http://www.CRNTT.com   2022-06-28 00:38:39


 
  三、台湾石斑鱼养殖存在严重监管漏洞

  大陆宣布台湾两批石斑鱼被大陆验出禁用药物暂停输入后,台渔业管理部门和屏东县政府在调查中发现,有“争议”鱼货分别来自3家养殖场和2艘活鱼运输船,然而被指控的3家养殖场当时并未供货,货源来自另外11家合格养殖场。台湾渔业管理部门表示在针对这11家养殖场的抽验中未查出有禁药成分。由此揭示出台湾石斑鱼养殖监管中一大黑幕——“借牌”。根据台湾中时新闻网的调查,台湾水产中间商或鱼贩长期以来存在着向合格养殖户或者渔民“借牌(冒用资料)”的陋习。目前,全台石斑鱼养殖业者约2000多家,集中在高雄和屏东两地,出口模式基本如下:大陆业者向台湾的中间商下订单,中间商则向合作的养殖场下订单以便供货,而养殖业者并不知道具体交易细节,中间商却能任意借用各养殖场的资料进行出口申报。对此,养殖场由于担心今后出货会受到刁难不敢持有“异议”。根据调查,所谓“借牌”分两种情况,一是由于出口商每次出口订单量可能与实际收购的石斑鱼总重有差距,因而转向其他养殖场填补差额;二是出口商为牟利向未持有养殖登记的养殖场进货,以合法的养殖场资料来替代。后一种方式最为常见也最为恶劣。针对上述情况,岛内合法渔业养殖户进一步爆料称,这次出现问题的鱼货已是“累累惯犯”,但岛内的渔业主管机关却坐视不管,不仅没有进行查处和撤销其许可证处罚,更是封锁相关信息甚至没有公布违法业者名单以供渔民辨识,无异于把守法养殖业者与违法养殖户的命运绑在一起,为违法户的行为“保驾护航”。其中是否存在官商勾结现象,也令人疑窦丛生!

  针对上述情况,台湾有识之士指出,大陆暂停从台湾输入石斑鱼是由于检测出禁用药。因此,现在台湾农业主管部门应该做的是要去调查是否用药剂量过度,有没有做到停药管控,更应该做的是弥补监管漏洞而不是无端的指责大陆。这一说法获得岛内大部分民众的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每当台湾销往日本、新加坡、新西兰的农产品出现问题时,民进党当局又道歉又赔偿,而输出大陆的农产品只要检出问题就“甩锅大陆”,说是“政治胁迫”,可谓撒泼耍赖无所不用其极,唯一不想做的就是“切实解决问题”。

  四、“经济胁迫说”纯属无稽之谈

  面对大陆合理的要求,台湾当局毫无理由将之归为“经济胁迫”并进行相应的政治炒作。事实究竟如何?让我们从数据中寻找答案。

  首先来看台湾石斑鱼产业的实际情况。据台湾的统计,2021年全台石斑鱼产量为16940吨,出口6691吨,占总产量的30.5%;其中出口大陆为6121吨,占出口总量的91.5%,占总产量的36.1%,产值近17亿元新台币。台湾石斑鱼最大产地是屏东县,2021年屏东石斑鱼产量占全台的40%(高雄、台南各占25%)。2022年1-5月,台湾出口大陆的石斑鱼基本来自屏东和高雄(各占50%),总量略超过3000吨,价值近8亿元新台币。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